在近期国内汽车行业的聚光灯下,合资品牌纷纷表态欲重振市场雄风,尽管实际进展仍显温和。步入2025年,日、德、美系合资车企明显提速,不仅在产品创新与技术迭代上加大力度,更是在定价策略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灵活性,标志着其反击策略更加脚踏实地。
广汽本田,这位日系车市的昔日佼佼者,虽已有一段时间未跻身国内销量前十,但其近期的市场动作却透露出强烈的复苏信号。斥资35亿元打造的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落成,携手行业顶尖供应链伙伴,共同推出的全新纯电SUV车型P7,在上海车展上赚足了眼球。
广汽丰田同样不甘示弱,其在本届上海车展全球首发的铂智7,作为合资品牌首款搭载激光雷达与鸿蒙座舱的车型,备受瞩目。而另一款全新纯电SUV铂智3X,上市首小时便收获订单破万,大定数量更是超过1.5万辆,为广丰今年的销量反弹注入了强劲动力。
东风日产则在新能源领域蓄势待发,其重磅新品N7选择避开车展喧嚣,以“盲订”形式悄然启动全国发售,并搭载了基于全新天演架构的四大核心科技,包括AI零压云毯座椅、全域智能防晕车技术等,力求在20万元内纯电轿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长安马自达则以非传统日系品牌的姿态,携电动跨界SUV EZ-60亮相上海车展,该车基于长安EPA平台打造,提供纯电与增程双动力选项,展现了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探索与创新。
欧美品牌方面,上汽大众通过推出首款增程式6座概念车型,以及与Momenta的深度合作,彰显了其在新能源赛道加速追赶的决心。上汽通用别克则更进一步,不仅创立了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还发布了“逍遥”超级融合架构,并继续拓展插混MPV市场,别克GL8陆尚车型在车展期间启动预售。
观察车展上的合资品牌新品,不难发现,它们在续航、性能与价格方面均下足了功夫。部分车型插混续航突破1400公里,加速性能跑进6秒以内,更有车型将激光雷达技术下探至10万元级别。然而,面对自主品牌构建的技术壁垒与生态优势,合资品牌的这场“反攻”能否成功,仍需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