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5上海车展:智能汽车与芯片创新引领未来出行

   时间:2025-04-23 13:54:3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25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于本周三在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这一盛事也被称为上海车展,吸引了全球目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2日,汇聚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汽车巨头与新兴企业,规模空前盛大,彰显了上海作为全球汽车行业风向标的地位。

展会占地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无论是规模还是国际参与度都实现了显著提升。超过百款新车将在车展上首次亮相,其中不乏小米汽车、蔚来Le Tao以及搭载华为HarmonyOS智能移动系统的车型等备受瞩目的中国品牌。

然而,在智能驾驶技术日益受到关注的同时,近期发生的事故和监管打击也让行业面临着更加严格的审查。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已发布指令,禁止夸大宣传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功能,为行业的浮夸营销手段踩下了刹车。

尽管智能驾驶技术仍是2025上海车展的核心主题,但参展企业明显变得更加谨慎。华为、地平线机器人、Momenta等科技巨头和初创企业占据了展厅的关键位置,但它们的宣传重点已转向安全性和实用性。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起亚以及法国的东风雪铁龙和东风标致等品牌缺席了此次车展,这反映了全球汽车行业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近期,小米SU7车型发生的爆炸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汽车安全性的担忧。对此,MIIT于4月16日出台了新规定,要求智能网联汽车广告标准更加严格,并需明确系统功能。

小米在今年车展上对其自动驾驶技术的宣传明显收敛。虽然SU7车型仍在展出,但公司的重点已转向融资和销售,宣传视频中几乎不提及其驾驶技术。而传闻中的YU7车型也未见踪影。

比亚迪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同样调整了宣传策略,用“驾驶辅助”等更为谨慎的词汇替代了“上帝之眼”等夸张表述。

在中国当局和行业组织发布新指南以遏制智能驾驶过度宣传的背景下,这一转变显得尤为必要。4月2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汽车工程学会联合发布倡议,呼吁汽车制造商避免误导性宣传,并澄清此前发布的错误信息。

行业高管普遍对这一举措表示欢迎。地平线机器人CEO余凯认为更严格的监管是“净正面影响”,认为更加理性和注重安全的做法将推动可持续发展。Momenta CEO曹旭东也表示,标准化语言和更安全的实践将有助于淘汰实力较弱的参与者。

除了智能驾驶技术外,汽车芯片和人形机器人也成为了车展上的焦点。英特尔发布了第二代AI增强的软件定义车辆(SDV)系统级芯片(SoC),这是首款采用小芯片架构的汽车芯片,并宣布与黑芝麻智能等本土企业建立新合作伙伴关系。同时,黑芝麻智能展示了其华山芯片系列,该系列芯片已用于一汽、东风和吉利等车企的车型量产。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介绍了公司的人形机器人“铁侠”,承诺无需遥控即可实现人机互动。上汽荣威品牌也展示了能够奔跑和执行互动演示的双足机器人。

车展还在5.2H馆设立了“中国芯”展馆,反映了北京在中美关税战背景下推动芯片自给自足的努力。该专区汇集了联发科、复旦微电子和纳芯微电子等企业,展示了国内半导体领域的创新成果。

中国仍然是全球电动汽车增长的中心。2024年,国内汽车销量达到314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NEV)销量为1286万辆,占全球NEV销量的一半以上。据最新发布的《2025上海智能汽车发展白皮书》显示,仅上海一地去年就生产了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达68%。

然而,全球贸易摩擦的阴影仍然笼罩在行业之上。随着美国对中国芯片新关税的生效,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加速推进其全球战略。普华永道中国的金俊强调了海外本地化生产和服务网络的重要性,并警告称关税波动可能会进一步扰乱国际供应链。

尽管中国的智能汽车行业仍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预计今年L2级自动驾驶渗透率将达到65%,但监管机构和行业高管都在从炒作转向实质。蔚来汽车CEO李斌表示:“关键不在于率先部署炫耀性技术,而在于确保安全、管理预期并建立长期信任。”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