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能源车电池“脱保”后,电池险能否成为你的续航救星?

   时间:2025-04-23 23:31:4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随着首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8年质保期的陆续到期,高昂的电池更换费用已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动力电池“脱保”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消费者开始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据《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为应对这一挑战,多家保险公司如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人保财险)和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地保险)已率先推出了针对电池容量衰减的保险产品,旨在缓解车主的续航焦虑。

自2016年起,根据工信部等部门的规定,新能源车企需为电池等核心部件提供至少8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如今,这一期限已满,大量新能源汽车面临电池质保到期的问题。一品汽车APP数据显示,今年将有32万辆新能源汽车“脱保”,到2028年这一数字将达到98万辆,2032年则将激增至720万辆。未来8年内,我国动力电池质保到期的新能源汽车总量预计将接近2000万辆。

质保到期后,部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显著下降。有车主反映,其开了8年半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衰减严重,续航里程从400公里降至约100公里,而更换电池的费用高达20多万元。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的数据也显示,多款纯电新能源车型的动力电池包单件零整比均值较高,换电池成本占整车价格的比例超过40%。

鉴于高昂的电池更换成本,一些车企提供了电池终身质保服务,但这一政策往往附带诸多限制条件,如首任车主不过户、行驶里程限制、非营运车使用要求以及在正规4S店进行养护等。一旦车辆进入二手车市场或违反其他规定,车主将失去质保。

面对电池寿命和维修更换价格昂贵的问题,消费者对延保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他们期望获得电池容量衰减、系统故障维修以及安全保障等方面的保险保障。然而,保险公司在设计电池保险产品时面临诸多难点,如承保前缺乏电池状态数据、承保中无法监控电池运行、出险后维修匹配缺乏判断依据等。

为了应对这些市场痛点和消费者的保障需求,保险公司积极进行了探索。人保财险推出了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容量保障保险,在约定的保险期限或行驶公里数内,电池衰减达到一定比率即可获得免费更换或维修的保障。该公司还与宁德时代合作,利用独家授权数据进行电池保前检测,并建立电池衰减预警系统,提前干预降低事故发生率。人保财险在全国搭建了300余家合作维修机构,确保车主用车无忧。

大地保险也推出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容量衰减保险,若保险期内动力电池衰减大于10%,即可免费维修或更换。该保险产品涵盖了市面上95%以上的新能源车型,并对车龄和行驶里程提出了具体要求。

对于保险公司的创新探索,监管部门给予了肯定。今年初,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保险行业围绕新能源汽车商业车险保障需求,创新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电池质保期的到期,动力电池“脱保”问题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议题。保险公司的积极介入和创新探索,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和保障,推动新能源车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