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的消息中,中法合作的天文卫星项目传来振奋人心的科学发现。据悉,该卫星已成功捕捉到超过100个伽马射线暴事件,其中一项尤为引人瞩目的发现,竟源自130亿年前的宇宙“婴儿期”。
伽马射线暴,作为宇宙中最为激烈的现象之一,通常由大质量恒星的终极爆炸触发,其持续时间跨度极大,从转瞬即逝的毫秒到持续数分钟不等。此次中法天文卫星的成就,无疑为揭示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探测到的伽马暴GRB 250314A,其源头可追溯至宇宙诞生后仅7.3亿年的极早期阶段。科学家们推测,这一事件可能由宇宙初期恒星的坍缩所引发,进而形成了黑洞或中子星。中法天文卫星中方首席科学家魏建彦形象地比喻道:“这一发现如同打开了一扇窥探宇宙婴儿时期面貌的时空之门。”
中法天文卫星,作为中法两国携手打造的尖端空间科学项目,于2024年6月22日成功发射升空。该卫星不仅验证了其卓越的性能,更为研究宇宙早期恒星的形成、黑洞的诞生以及致密天体的合并等前沿科学问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和数据支持。
日前,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已正式将中法天文卫星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标志着该卫星将全面投入实际使用,进一步推动全球时域天文学观测研究的发展。魏建彦表示,中法天文卫星预计将在轨运行至少三年,持续搜寻宇宙中的高能爆发现象,为解开极端天体物理现象的起源与本质之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