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奔驰2025上海车展专访:中国速度引领本土研发新篇章

   时间:2025-04-24 22:37:2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盛况空前,4月23日拉开帷幕之际,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的高管团队在媒体日焦点发布会上吸引了众多目光。董事会成员兼首席技术官薛夫铭(Markus Schäfer)、车辆工程及整车功能副总裁欧立甫(Oliver Löcher),以及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中国研发和采购负责人庄睦德(Drummond Jacoy)接受了多家媒体的深入访谈。

访谈前夕,薛夫铭宣布了一项重要人事变动:庄睦德将接替欧立甫,成为中国研发团队的领航者。薛夫铭对欧立甫过往的杰出贡献表达了诚挚感谢,并强调了这一职位对于推动奔驰在华研发及市场战略的重要性,指出加速本土研发与生产是奔驰未来的核心战略。

专访中,媒体就奔驰智能化进程的速度提出了疑问,认为奔驰在将智能化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上步伐不够迅速。薛夫铭回应称,奔驰始终坚守安全与可靠性原则,每辆车均需经过全球范围内的极端气候测试及严苛的耐腐蚀测试,确保达到奔驰标准。为平衡安全与量产速度,奔驰正积极利用AI和数字化工具进行仿真模拟测试,研发周期已缩短约30%,但安全标准永不妥协。

针对与本土科技公司合作后的技术落地速度问题,庄睦德表示,奔驰已在北京和上海建立研发中心,特别是上海中心专注于AI与软件开发。全新纯电长轴距CLA便是中国速度下的数字化创新典范,其搭载的MB.OS全新架构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奔驰还与多家中国顶尖科技公司及高校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充分利用本土人才优势。

薛夫铭补充道,MB.OS架构的软硬件解耦设计加速了研发进程,高性能计算机支持下的OTA升级让车辆保持最新状态。中国团队主导的导航辅助驾驶从启动到落地仅用12个月,全球下一代后排娱乐系统也仅耗时18个月。持续OTA升级、中国研发速度及与合作伙伴的紧密协作,是加速技术落地的三大关键。

面对智能底盘技术的讨论,薛夫铭强调,驾乘舒适性一直是奔驰的核心价值,奔驰在智能底盘领域拥有深厚积累,如智能魔术车身控制系统和电控悬挂技术。奔驰专注于在各种场景下提供稳定可靠的操控性能,而非简单追求与其他品牌的比较。

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技术同质化现象,薛夫铭指出,全新纯电长轴距CLA在能效、性能及越野领域树立了标杆,百公里电耗仅为10.9千瓦时。奔驰在L3级自动驾驶、固态电池技术等方面领先行业,且正投入巨资研发包括太阳能涂层在内的创新技术。

关于中国车企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方面的领跑现象,薛夫铭表示,奔驰一直致力于将设计、感性氛围与高科技相结合。中国客户群年轻且对科技接受度高,奔驰正积极适应这一趋势,通过沉浸式图形显示、智能座舱体验等,提供独特的数字化豪华体验。

欧立甫进一步介绍了全新纯电长轴距CLA的亮点,如采用Unity游戏引擎的沉浸式导航,以及具有金融级别隐私保护的智能语音交互系统。他强调,豪华体验不仅限于材质和设施,还包括智能座舱和服务,所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完整的豪华体验。

薛夫铭还分享了奔驰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去年总投入达87亿欧元,涵盖AMG及各产品线。奔驰正探索神经形态计算等前沿技术,以降低AI计算能耗,提升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效率。奔驰还通过VISION EQXX项目,对车辆每个部件进行优化,实现了全新纯电长轴距CLA的标杆级能效。

最后,薛夫铭表示,奔驰深刻理解中国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未来将给予中国研发团队更多资源和主导权,提升本土研发效率,确保产品符合奔驰安全标准的同时,灵活高效地适应中国市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