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研团队在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悉,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云南天文台以及上海天文台共同组成的科研队伍,利用云南天文台1.2米望远镜的激光测距系统,成功捕捉到了我国远距离逆行轨道卫星(DRO-A)上的单角锥反射器返回的激光信号。
此次成功测距的卫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达到了约35万公里,标志着中国在深空卫星激光测距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云南天文台的研究员李语强指出,这是中国首次实现对地月空间卫星的高精度激光测距,为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
据介绍,此次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试验是中国科学院地月空间远距离逆行轨道探索研究A类先导专项规划中的一项新技术试验。云南天文台负责了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的研制工作,而上海天文台则负责了星载单角锥反射器的研制。
这次成功不仅验证了中国在深空激光测距技术方面的成熟度,还为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李语强研究员强调,该技术不仅能够对卫星进行测距,还具备对空间碎片、月面反射器等空间目标进行测距的能力,为我国的空间科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个月,美国的蓝色幽灵号月面激光测距也取得了成功,而中国此次的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试验,再次证明了人类在深空探测领域的不断探索和进步。这一成就不仅提升了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国际地位,更为全球的深空科学研究贡献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