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再次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焦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中国车企的海外拓展战略。上汽集团在此次车展上隆重推出了其海外战略3.0——“Glocal战略”,这一战略强调了全球视野与本土化运营的紧密结合。上汽集团方面表示,他们正致力于构建一个深度本土化的生态系统,旨在实现从数量增长向价值创造的转变,以及从单纯的产品出口向标准化输出的跨越。
比亚迪的展台同样吸引了大量国际参观者的目光,其展区面积广阔,各国参观者在各类车型间流连忘返。据悉,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足迹已遍布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在泰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工厂已顺利投产,而巴西和匈牙利的生产基地也即将投入使用。比亚迪旗下的腾势品牌也于今年4月正式进军欧洲市场,标志着其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
车展现场,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蒋赟率领巴西汽车产业代表团前来参观交流。蒋赟透露,巴西代表团对中国车企的合作意愿强烈,无论是在巴西建立销售网络,还是设立生产基地,他们都愿意作为中方企业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项目落地。这种主动寻求合作的姿态,无疑为中国车企的海外拓展提供了更多机遇。
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车企的海外拓展之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蒋赟指出,针对不同市场,中国车企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以墨西哥为例,由于紧邻美国,其汽车产业政策可能受到美国的影响而进行调整。因此,中国车企在墨西哥等特殊市场需要做好两手准备,既要密切关注关税政策的动态,也要为长期建厂做好充分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与中国就电动汽车关税问题展开的谈判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表示,双方已同意研究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以替代原定的加征关税方案。这一动态对中国汽车出海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反映了中国车企强烈的海外拓展意愿,也彰显了中国汽车在质量、成本控制、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速度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未来,中国车企将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产品主打方向。
蒋赟还透露,中国车企与欧洲的合作步伐正在加快,多家中国车企如奇瑞、小鹏等正在加速布局欧洲市场。同时,中国车企在中亚、东南亚甚至澳大利亚等地区的出海步伐也从未停歇。他建议,中国车企应坚持长期主义,深入扎根当地市场,建立完整的运营体系,以确保在海外市场的稳健发展。
在车展之前,蒋赟已带领巴西汽车产业代表团前往深圳、杭州等地考察,参观了比亚迪、广汽、小鹏等企业的工厂。针对巴西市场,蒋赟提醒中国车企,由于当地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混合动力汽车或将成为中国车企在该市场的主攻方向。考虑到巴西民众房屋普遍较小,中型SUV汽车在当地销量较好,因此中国车企在进入巴西市场前,需要对这些细节进行充分调研,以确保产品的适应性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