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车轮变身“充电宝”,车网互动试点开启新能源汽车新篇章

   时间:2025-04-25 10:02:0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迎来了一项创新性突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宣布了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项目,涵盖了9个城市和30个具体项目,标志着电动汽车即将成为“移动充电宝”的新时代正式拉开序幕。

车网互动技术通过创新手段,使得电动汽车不仅能够从电网中充电,还能将储存的电能反向输送回电网。这一变革不仅为普通车主提供了赚取额外收益的机会,降低了用车成本,同时也为电网带来了充足的电力资源,有助于削峰填谷,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率。更重要的是,这一技术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入选试点的9座城市包括上海、常州、合肥、淮北、广州、深圳、海口、重庆和昆明,以及30个具体项目,如“北京市基于新型储能的V2G车网互动协同调控试点项目”等。这些城市和项目在政策支持、产业配套和技术创新方面均表现出色,具备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的良好基础。

以深圳为例,该城市已经建设了100座光储超充车网互动示范站和151座V2G车网互动站。而在重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数量达到了38.12万个,换电站219座,超充站1452座,实现了全市乡镇街道超充及快充全覆盖。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在公交领域率先开展了车网互动示范,探索了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峰的市场化路径。

专家表示,通过这批试点的实施,我国车网互动将进入落地应用的新阶段。预计会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技术方案、标准体系和政策保障,为未来的大规模应用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试点项目覆盖的居民社区、工业园区、公共充换电场站、微电网等多元场景,也将加速产业深度协同整合。

新能源汽车参与车网互动的前景广阔。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140万辆,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到1281.8万台。对于车主而言,通过V2G技术向电网输电可以获得实际收益。例如,广州车主李先生了解到向电网放电可获得每千瓦时3.5元的补贴,而无锡车主张先生则通过放电活动获得了积分,兑换了价值200元的充电权益包。

试点地区将全面执行充电峰谷分时电价,引导车主在低谷时段充电,进一步降低充电成本。车辆反向放出的电通过充电桩旁边的变压器直接输送至城市主干电网,为电网提供了额外的电力资源。

电网也将从车网互动中受益。通过利用动力电池作为可控负荷和移动储能的灵活性调节能力,车网互动能够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高效经济运行,减轻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对电力系统的负担,起到削峰填谷、消纳可再生能源、平抑负荷波动的作用。

充电企业和车企同样在车网互动中看到了商机。南宁特来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参与广西低谷消纳电力交易,获得了市场收益。而广汽集团则推出了搭载V2G功能的车型,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升级。

然而,要将海量、分散的电动汽车聚合起来发挥规模效应,还需要完善的商业模式来支撑。V2G充电桩的设计成本较高,需要通过合理的商业模式让运营商有利可图,从而推动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目前,各地正在探索车网互动的市场机制,如广西将车网互动资源纳入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广东则推动V2G设施用户、聚合商参与本地虚拟电厂建设运营。

为了进一步完善商业模式,专家建议制定独立且具有吸引力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研究探索新能源汽车和充换电场站对电网放电的价格机制,并建立健全车网互动资源聚合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同时,应尽早统一双向充放电场景下的关键技术标准,确保设备、系统的互联互通。

在提升用户认知和参与度方面,专家建议车企制定V2G场景下的电池质保标准,并设计灵活的用户激励措施,如放电积分兑换充电优惠、错峰充电返现等,以提升车主对车网互动的价值认知和参与意愿。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支持政策的逐步完善,车网互动有望实现多赢的局面,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