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再度刷新历史记录,产销量均成功跨越1200万辆大关,稳固了其连续十年全球领先的地位。然而,面对如此辉煌成就,市场上也不乏对于该行业是否已达增长极限的质疑声音。为了回应这些疑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适时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的最新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50.4%和47.1%,市场渗透率持续上扬,为产业的持续繁荣提供了有力证据。
那么,推动这一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究竟何在?答案或许在于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但尤为值得关注的是AI与智能化技术对汽车产业的深度变革。这一变革不仅重塑了行业格局,更引领着汽车产业向“智能驱动”的新范式加速迈进。
在这场智能化技术的浪潮中,地平线公司以其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市场表现脱颖而出,成为了智能驾驶领域的佼佼者。4月18日晚,地平线举办了一场以“征程所向,远超想象”为主题的年度产品发布会,隆重推出了国内首个软硬结合全栈开发的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地平线HSD。该系统在提升安全性、稳定性和通行效率方面表现出色,为用户带来了高度信任且体验接近人类的智慧出行解决方案。
地平线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的核心战略是坚持“软硬结合”的发展路径。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博士在发布会上多次强调,在L5级自动驾驶目标实现之前,智能驾驶必须走软硬结合的道路。这一理念贯穿于地平线的整个发展历程,使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在技术层面,地平线通过自研芯片架构与算法协同优化,实现了计算性能的大幅跃升。其最新发布的征程6P芯片算力高达560T,结合创新的弹夹式车载域控制器设计,能够灵活支持从普惠级到高性能的全场景解决方案。这种技术路径不仅避免了同质化竞争,还在效率和安全性上构建了显著的差异化优势。
除了技术创新,地平线还十分注重生态合作。目前,公司已与全球超过40家车企及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覆盖了中国前十大汽车品牌,合作车型数量超过310款,出货量突破800万套。通过与顶级Tier-1企业的深度合作以及全球化的战略布局,地平线不仅赋能车企快速迭代智驾功能,还避免了封闭自研可能带来的零和博弈困境。
在财务表现方面,地平线同样展现出了稳健的增长态势。从2021年的4.67亿元营收增长到2024年的23.84亿元,三年间翻了四倍。即便在高速扩张阶段,公司依然保持了极高的经营质量,2024年实现毛利润18.41亿元,增速为68.3%。同时,地平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达到31.56亿元,同比增长33.4%,确保了技术领先性。
地平线还积极拥抱监管,主动将法规合规性融入技术底座。此次推出的城区辅助驾驶HSD系统,正是在工信部收紧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管理的背景下,地平线重构智驾产品规划方法论的一次积极尝试。这种实践不仅体现了企业的技术担当,也为行业树立了全链条协同的示范样本。
值得注意的是,地平线还首次提出了“用户智驾信任度公式”,即用户智驾信任度=(安心度×专业度×亲密度)/夸大度。这一模型将技术落地与用户心理感知紧密结合,通过限制夸大度来降低营销预期与实际体验的偏差,为智驾行业的健康发展树立了理性标杆。
在资本市场上,地平线同样获得了广泛的认可。高瓴资本和五源资本作为地平线的早期投资者,在解禁期到来之际明确表示不减持,以实际行动践行长期主义投资理念。同时,多家投行也发布了看好地平线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的研报,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地平线的信心。
地平线的故事,是技术理想主义与商业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从边缘计算芯片的探索者到智驾计算方案的领军者,地平线始终坚守着“逼近世界真相”的工程师精神,在喧嚣的市场环境中开辟出了一条理性的发展道路。随着智能驾驶市场的持续爆发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地平线有望在未来继续引领行业潮流,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