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行业的迅猛浪潮中,中创新航以其快速而稳健的步伐,成为了行业内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一切的背后,是公司董事长刘静瑜对效率的极致追求和对未来的深刻洞察。
2024年,中创新航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全年营收达到277.5亿元,同比增长2.8%;净利润更是实现了93%的大幅增长,达到8.44亿元。单月出货量突破10GWh,创历史新高,储能领域更是获得了全球最大储能项目订单,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这些成就,无疑是对刘静瑜“唯快不破”理念的最佳诠释。
自2018年刘静瑜接任中创新航董事长以来,公司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带领中创新航从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第九,一跃成为2021年的第三名。2022年,中创新航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港上市的动力电池企业。如今,中创新航已跻身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前十榜单,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中国企业之一。
在刘静瑜看来,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速度惊人,任何迟缓都可能成为企业的风险。因此,中创新航在储能领域的布局尤为迅速。2024年,中创新航发布了三款“至久”系列储能新产品,其中第二代314Ah储能电芯实现了行业内首次量产产品循环寿命15000次,并前1000圈“零衰减”。这款电池单月出货量超过5GWh,跃居全球第一。同时,中创新航还成功拿下了沙特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和欧洲最大的储能项目订单,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储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商用车领域,中创新航同样表现出色。2024年,公司快速投入资源,实现了国内TOP15车企的全面进入,部分战略客户占比超过60%,商用产品交付同比增长200%。刘静瑜认为,对于增长市场的快速卡位决策,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如果错过了市场快速成长期的机会,公司发展必然会滞后。
面对AI技术的快速演进,刘静瑜也敏锐地意识到其对动力电池行业的冲击。她提出,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因此,中创新航将原来的信息技术中心升级为数智中心,将精益运营数智化列为公司重大关键任务。通过数智化技术赋能研发平台、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中创新航大大提高了产品开发效率和智能制造水平。
为了应对数智化时代的挑战,刘静瑜不仅在技术上寻求突破,还在思维和组织层面进行了深刻变革。她提出创业者精神和敏捷网状组织的理念,鼓励员工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思考问题,打破部门边界高效协同。同时,中创新航从职能型组织转向矩阵式组织,成立多个事业部,朝着项目牵引的敏捷网状组织方向转变。
刘静瑜深知,企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社会责任。她希望中创新航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不仅在电池装载量上跻身全球前三,更要在数智技术应用、产品+服务的效能提升和客户满意度上做到第一。同时,她也在为更长远的未来做准备,希望中创新航能成为行业的领跑者,引领整个生态更健康地发展。
刘静瑜的人生信条是“创新、勇敢、实干、奉献”。她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发挥最大的价值,就必须往前跑,做个领跑者。这正是中创新航能够在新能源行业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