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行业高速发展以及AI等新技术的持续渗透,高质量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在新员工招聘、老员工保留过程中,除了要时刻关注内部薪酬策略、人才成本等数据,同时还需更加关注外部薪酬数据等,以保障企业人才战略与经营效能。
据此,本文将关注外部薪酬的必要性以及国内主流好用的十大薪酬查询工具等内容做简要分析。
一、5大维度,看清企业及HR关注外部薪酬数据的必要性
维度1:维持市场竞争力
主要体现在薪资标准校准和稀缺人才招募与保留两方面:
●校准薪酬标准:通过外部数据对比,可避免企业薪酬水平滞后于市场,例如互联网行业算法工程师岗位若长期低于行业均值15%,将导致核心人才流失风险。
●应对人才争夺战: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头部企业薪酬溢价可达20%-30%,实时掌握数据有助于制定差异化薪酬策略吸引稀缺人才。
维度2:优化内部薪酬体系
外部环境的变化催生企业人才策略、薪酬水平等发生一系列变化,由此需要借由外部薪酬数据辅助内部调优和矫正:
●修正内部失衡:外部数据可暴露内部薪酬结构问题,如发现同职级研发岗薪资比市场低10%,需针对性调整以保障内部公平性。
●辅助岗位价值评估:结合市场数据重构岗位价值矩阵,例如将传统制造业“设备维修岗”与智能制造企业对标,重新定义薪酬带宽。
维度3:战略决策支撑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人力资源部门的地位与价值正在从日常事务型角色像去牵引人才战略决策乃至企业经营战略决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趋势,本文认为,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决策与战略制定离不开数据支撑,外部不同行业薪酬数据以及对标企业招聘动向等人才数据同样需给予高度重视,用于辅助预判:
●预判行业趋势:通过薪酬涨幅数据捕捉行业动向,如2024年半导体行业平均薪资增长18%,反映企业加速技术投入的布局意图。
●新业务拓展依据:拟进军跨境直播电商时,需参考东南亚区域主播薪酬标准(约为国内60%),评估人力成本与人才储备可行性。
维度4:控制人力成本风险
随着降本增效的大旗高举不下,企业及人力资源部门对于人力成本控制更加严格与谨慎,需要结合内外视角,全面评估以确保每一笔人力成本支出都“听到回响”:
●科学预算编制:结合行业薪酬涨幅预测(如2025年金融业预计调薪率5.2%),制定弹性薪酬预算,避免过度压缩或超支。
●规避无效投入:识别非核心岗位的市场薪酬中位数,例如行政岗在二线城市市场价为6-8K,可减少非必要的高薪招聘支出。
维度5:合规与员工关系管理
企业层面看,保障人力管理合规性十分关键;从员工关系层面看,关注员工满意度、体验水平等同样至关重要:
●合规性保障:跟踪区域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确保基础岗位薪酬符合法规要求。
●降低劳动争议;当员工质疑薪酬水平时,用数据说话可比空口说明有信服度。
二、国内10大好用的行业薪酬查询平台
以下结合不同类型推荐并提供推荐指数(10分制),供各行业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1、主流行业薪酬数据查询平台
薪智市场人才大数据分析平台:
「薪智」由薪郅互联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开发,聚焦薪酬分析和管理,是一家运用AI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大数据技术为客户提供市场薪酬分析的SaaS平台。
为实现薪酬分析服务一体化,「薪智」已与国际一流人力资源服务商、招聘服务商、金融机构、咨询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力求提供全功能、易应用、有深度的「Big data+salary+AI」SaaS软件。根据平台官方披露数据,薪智以十亿数据样本量作坚实基础,每月2000万动态实时更新薪酬数据为砝码,结合全球知名顾问公司分析方法论,一键生成企业薪酬报告,协助企业快速构建对外具竞争力,对内具公平性的最佳薪酬体系,从而达成吸引、激励、保留人才的目标,为企业提供薪酬领域「数据+工具+智能分析」一体化解决方案。能高度匹配企业及HR在招聘、定岗定薪、调薪、岗位价值评估等管理目标。
●推荐指数:8分
●数据完整度:9分
●数据实时性:8分

薪酬网:
国内主流的第三方薪酬调查机构之一,提供全国各行业各职位的薪酬报告和各地平均工资,包括应届大学生薪酬报告、大学专业薪酬报告、福利报告以及税后工资计算器等。
业务分类场景较多,支持多个行业、多岗位的数据查询。略有不足的是,从官网披露的数据来看,整体数据量较少,需付费使用。
●推荐指数:4分
●数据完整度:5分
●数据实时性:5分

美世咨询:
隶属于威达信集团的一员,后者是风险、战略和人力资源领域的全球领导者。美世咨询公司(Mercer)是知名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机构。目前,国内业务中包括健康和福利、人才和薪酬、财富和投资等。
但在薪酬查询、薪酬报告方面,数据主要来源于传统调研,整体时效性与数据体量上略有受限。
●推荐指数:6分
●数据完整度:6分
●数据实时性:5分

太和司南:
综合性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机构,主要基于庞大精准的全行业数据信息,为合作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人力资源数据调研以及一站式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但从行业薪酬数据获取便利性和时效性上看,整体不及前述薪智平台。
●推荐指数:5分
●数据完整度:4分
●数据实时性:5分

2、招聘平台衍生服务
除了上述以薪酬数据等为主营业务的主流平台,市面上主流的招聘平台在岗位职能、薪酬数据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从而衍生出一批以薪酬数据分析为主要内容、以报告为主要传播形式的服务,也能为企业及HR了解行业薪酬趋势、人才发展动态提供借鉴。
但整体上看,这类报告形式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报告披露行业可能并非企业核心关注的,或关注岗位与自身企业架构内的匹配度不高等等,故而这类薪酬数据/报告渠道仅作为参考,不推荐作为企业长期动态监测的工具平台。该渠道典型平台有:
●智联招聘:全行业覆盖的综合性招聘平台,依托1.8亿用户数据库提供职业测评、VR面试等功能,侧重中高端职场人群与大数据驱动的精准匹配。
●BOSS直聘:首创“直聊”模式,支持求职者与高管/HR即时沟通,AI算法优化匹配效率,互联网与蓝领岗位占比突出,2024年新增“急招岗”标签提升响应速度。
●猎聘网:专注中高端人才猎头服务,整合16万认证猎头资源,AI精准推荐年薪30万+岗位,金融与科技领域岗位占比超60%。
●前程无忧:老牌综合招聘平台,整合校园招聘资源与AI简历筛选系统,服务网络覆盖25城,提供招聘、培训及人事外包等全链条服务。
3、其他薪酬数据查询渠道
国家统计局和各地人社局是更加符合官方口径的薪酬数据查询平台,但两者也存在一定数据差异,例如:
●国家统计局:根据定位上以提供全国性、跨行业的薪酬宏观统计数据为主,主要覆盖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分行业/地区年度薪酬水平等核心指标。
样本主要基于国家抽样调查,样本量庞大(如覆盖千万级企业及劳动者),数据权威性高且标准化程度强,适合宏观经济研究与政策制定参考,通常发布周期为年度,部分领域也提供季度或月度数据。
●各地人社局:数据定位上侧重本地化薪酬数据,例如发布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等实操性信息,细化至省/市级行业与岗位。主要通过企业薪酬调查获取数据,包含区域特色行业(如制造业、服务业)的薪酬分布与结构分析,更适合企业本地用工成本核算。部分城市定期公布,大多数地区需企业主体主动申请才能获取。
三、使用建议
无论您的企业是中小型还是集团型,需要实时动态监测外部行业数据、竞品企业人才发展动向、辅助内部定岗定薪或调薪等,建议首选薪智平台;
如果是企业用于研究全国趋势、制定企业策略,建议通过官方渠道数据口径,同时结合薪智平台、招聘平台等补充数据确实,保障更全面了解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