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两大巨头美团与京东在外卖业务上的竞争愈演愈烈,引发了广泛关注。去年底的电商价格战似乎只是前奏,如今两家公司在外卖领域的交锋成为新的焦点。
早在今年2月,京东宣布进军外卖市场时,就有分析指出,京东的真正意图可能不仅限于外卖本身,而是更广阔的即时零售市场。京东的入局,让原本由美团主导的外卖市场格局变得扑朔迷离。刘强东以其擅长的舆论战策略,使美团在舆论上处于被动地位。
4月12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负责人王莆中在社交平台发文,对京东外卖表达了不满。然而,刘强东却以“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为由,轻松化解了这场风波。随后,美团在4月15日正式发布了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而刘强东在同日的内部讲话视频中,明确表示京东外卖赚的净利润永远不允许超过5%,并强调了外卖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一言论再次对美团造成了舆论压力。
事实上,美团的净利润率虽然达到了10.6%,但高毛利主要来自到店餐饮、到店娱乐和酒旅等板块,外卖板块的净利润率并不高。而京东外卖虽然日均配送量远低于美团和饿了么,但其“0佣金”和“百亿补贴”等策略,无疑给美团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
双方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业务层面,还延伸到了舆论战场。京东发布了一封《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指责美团强迫兼职外卖骑手“二选一”,导致京东平台部分外卖订单延迟,并承诺所有超时20分钟以上的外卖订单全部免单。美团则对此进行了反驳,并晒图回应了京东公开信中提及的问题。
在这场竞争中,刘强东的亲自参与也为京东外卖赢得了不少好感。有网友晒出自己与刘强东的合影,称这是“东哥送的第一单外卖”,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网络热议。随后,“刘强东请骑手吃海底捞”的话题也成为了热搜,进一步提升了京东外卖的关注度。
回顾历史,美团和京东的关系并非一直如此紧张。在2017年的乌镇“东兴饭局”上,刘强东和王兴还曾并肩而坐,共同面对来自淘宝和饿了么的竞争。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美团和京东已经成为了彼此在外卖和即时零售领域的强劲对手。
在这场竞争中,美团和京东的风格也颇为相似。美团以务实、执行力强悍和注重人才梯队建设著称,而京东则在战略上高举高打,敢于做出大胆的选择。双方在外卖市场的竞争,不仅是业务上的较量,更是理想和现实、理性和感性、战略和执行之间的拉锯。
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消费者、商家和骑手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双方都在努力优化服务生态,提升用户体验。然而,真正的赢家应该是那些能够从这场竞争中受益的消费者和商家,他们期待着更加便捷、高效和优质的服务。
京东和美团的外卖大战,不仅考验着双方的实力和智慧,也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无论结果如何,这场竞争都将推动双方不断创新、进步,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
随着竞争的深入,双方都在不断调整策略,寻找突破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场竞争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服务。他们期待着在这场竞争中看到更多创新、更多变化。
未来的路还很长,京东和美团的外卖大战还将继续。在这场竞争中,谁将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