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车展前夕,大众汽车不仅精心筹备了一场盛大的“大众之夜”,还在微博平台上掀起了一场名为“大众请回答”的互动风暴,这一举措迅速点燃了网友的热情。
久违地,微博上再现了一个由外企主导、热度空前高涨的公关话题。据统计,超过1600万微博用户积极参与其中,抛出了五花八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均由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贝瑞德及其麾下各品牌在华负责人亲自作答,展现了大众对中国市场的深切关怀与重视。
尽管大众依旧备受关注,但如今的舆论场上,真正愿意发声的粉丝似乎并不多,他们更像是沉默的大多数,如同周杰伦的老粉一般。而此次,大众找到了与他们沟通的桥梁。
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遭遇“冷落”的跨国车企巨头们,大多选择在2025年这一关键节点重新发力。上海车展期间,几乎所有的合资企业都倾尽全力,派出最强阵容,并展示了未来三年内最具针对性的产品规划。
未来五年,将是汽车行业竞争尤为激烈的时期,并非所有企业都能顺利度过。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五年将见证汽车行业的最终呐喊,也将重塑中国汽车乃至全球汽车市场的新格局。而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大众无疑走在了前列。
大众汽车不仅是第一家与中国签订50:50合资协议的大型车企,更是以极短的时间实现了零部件的完全国产化,引领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合资大潮,并为其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大众还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标准化进程,使其从一开始就具备了与国际接轨的能力。
自1984年建立合资企业以来,大众不仅为中国培养了大量专业汽车人才,还以其严谨的制造文化,为中国汽车现代化的发展注入了品质制造和标准制造的健康理念。这些历史细节,如今看来依然意义非凡。
面对智能电气化的产业变革,大众更是率先做好了重生的准备。作为首家深度拥抱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巨头车企,大众不仅让迪斯这样的CEO对体系进行了深度冲击,还通过大规模、多元化的投资布局新能源产业链,包括战略投资新势力企业小鹏,以及与智能驾驶企业的广泛合作。
在大众之夜上,南北大众和金标大众分别亮相的新车背后,是一个庞大且完整的产品矩阵。而大众在智能座舱板块CARIAD上的坚持与努力,也让人看到了其在智能化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尽管CARIAD曾遭遇挫折,但如今已步入正轨。
在燃油车领域,大众同样保持了尊重用户的态度。面对销量和利润主要来自燃油车的企业,大众仍在不断迭代更新燃油动力总成,并寻求燃油车与智能化趋势的结合。同时,在售后服务方面,大众也确保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享有相同的权益,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大众在中国推进的合资2.0模式,更是开创了汽车合资的新篇章。这一模式在协议层面上更加合理、高效,充分发挥了双方的优势,专注于中国市场的发展。大众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念和毫不犹豫的投入,使其在创新竞争和产业竞争中都取得了领先地位。
此次“大众请回答”活动,不仅是大众对中国市场的深情告白,更是其再次率先拥抱中国的宣言。四十年前如此,四十年后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