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交了一项新商标申请——“小米御七”,该商标归类于运输工具领域,目前正处于实质审查的等待阶段。尽管此举看似寻常,但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更多可能是小米的品牌保护战略,属于企业常见的防御性商标注册行为。
实际上,这枚商标与小米即将推出的首款SUV车型YU7紧密相关。上个月,小米创始人雷军已正式揭晓了这款新车的中文名称发音为“小米御7”。据称,YU7寓意“陆地战车,御风而行”,名字本身就透露出强烈的霸气。在官方命名公布之前,YU7早已在网络上引发热议,配置信息、高清实拍图不断流出。
然而,在近期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备受期待的小米YU7并未现身。作为全球顶级的A级国际车展之一,上海车展历来是车企展示最新技术的舞台,也是新车发布的重要契机。小米YU7连续缺席上海、苏州两大车展,引发了外界对其上市计划是否推迟的猜测。
面对外界的种种猜测,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出面澄清:“近期有外媒报道YU7推迟发布,甚至有说法称要等到年底,这实属误解。我们的YU7上市计划并未改变,依然按照雷总之前预告的时间,即今年6-7月。”
王化的回应无疑给关注者吃了一颗定心丸,但网友们的疑问并未完全消散。过去,雷军在小米汽车营销上总是大张旗鼓,为何此次却显得格外低调?这背后,或许与小米近期遭遇的一系列事件有关。
前不久,一辆小米SU7在高速行驶中发生碰撞后起火,导致3人不幸遇难。这一事件迅速将小米汽车推上了风口浪尖,品牌形象受损,股价也随之波动。紧接着,又有一辆小米SU7发生坠崖事故,虽然车内人员均无大碍,但这两起事件无疑给小米汽车的舆论环境带来了巨大挑战。
去年小米SU7上市时,雷军曾通过连续发布微博等方式为其造势,最终取得了27分钟斩获5万份订单的佳绩。然而,到了YU7这里,情况却截然不同。不仅车展上难觅其踪,高管们也鲜有宣传,雷军更是变得异常低调,只在微博上发布了一些与“赠送棒球帽”相关的内容。
从高调预热到低调行事,小米汽车的宣传风格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表面的“低调”,或许正是雷军对当前舆论环境的精准应对,也反映出新势力车企从追求流量到重视安全的转变。对于小米而言,能否以“完美姿态”推出YU7,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在SUV市场的竞争地位。
雷军有意降低热度,这种欲擒故纵的策略,反而激发了公众的好奇心。在当前的舆论环境下,选择暂时避避风头,或许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