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喜马拉雅再传卖身腾讯音乐,估值缩水背后藏何隐情?

   时间:2025-04-25 19:36:3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国内音频领域的佼佼者喜马拉雅,近期再次卷入了被收购的传闻之中,而这次的主角是腾讯音乐集团。据多方消息透露,两家公司正在进行收购磋商,但喜马拉雅的潜在估值已大不如前。

这一消息并非空穴来风。有知情人士表示,早在三年前,腾讯音乐就曾与喜马拉雅有过接触,当时对喜马拉雅的估值超过了百亿元。然而,由于双方在收购后管理团队的安排上未能达成一致,那次合作最终未能成行。据称,这背后的博弈主要集中在喜马拉雅的创始团队与投资方之间。

近期,喜马拉雅的一系列资本动作似乎预示着收购事宜再次被提上日程。4月10日,喜马拉雅旗下公司喜攀(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大幅增至约28亿元人民币,增幅惊人。这一变动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有猜测认为这是收购重启的信号。

然而,与三年前的估值相比,喜马拉雅的潜在价值如今已大打折扣。这背后,或许与其近年来的经营状况不无关系。作为一家拥有12年历史的平台,喜马拉雅近年来经历了剧烈的人员调整。从2021年末的4342人团队,到2024年已缩减至约1500人,减员幅度高达65%。

尽管人员大幅缩减,但喜马拉雅在连续亏损十年后,终于在2024年宣称实现了盈利。然而,这一成绩似乎并未得到所有内部人士的认可。在一次内部会议中,联席CEO陈小雨坦言:“喜马拉雅VIP的价值还是被低估了。”这一言论或许透露出公司对当前估值的不满。

除了内部因素外,喜马拉雅外部环境的挑战也不容忽视。连续四次IPO失败,最近一次更是因无牌开展助贷业务被证监会驳回,这无疑给公司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头部主播的持续流失也是喜马拉雅面临的一大难题。这些因素或许都是促使喜马拉雅寻求外部收购的原因之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