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近期公布了其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一季度的财务报告,详细阐述了公司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业绩表现及战略调整。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永辉超市实现营收676亿元,然而净利润却出现了14.65亿元的亏损。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的情况有所改善,公司实现营收174.8亿元,净利润达到1.48亿元。
永辉超市在报告中指出,2024年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主动实施的战略转型和经营模式调整。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已完成了47家门店的改造升级,这些门店在改造后迅速吸引了大量客流并提升了销售额。不过,由于改造的门店数量占比较小,同时一季度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73家门店(主要关闭了经营不善的尾部门店),导致公司整体收入在2025年第一季度有所下滑。
净利润的下降则主要是由于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35个百分点。在门店改造过程中,永辉超市主动优化了商品结构和采购模式,淘汰旧品、引入新品,并推动了裸价和控后台的策略。这一系列举措虽然有助于提升门店品质,但在短期内对公司的整体毛利率造成了一定影响。不过,随着3月底供应商大会的召开,公司未来的选品及定价策略将发生显著变化,预计商品毛利率将逐步恢复并增长。
永辉超市在2024年5月开始,在于东来及其团队的帮助下,通过两种模式——胖东来帮扶和自主调改,对全国门店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升级。改造后的门店在口碑、品质、客流和销售额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提升,这也让永辉超市更加坚定了走胖东来模式的品质零售路线。截至财报发布日,公司已完成了61家门店的胖东来模式改造,预计至2025年6月底,全国改造门店数量将突破124家,并在2026年农历春节前达到300家的目标。
在供应链方面,永辉超市也进行了重大升级。在2025年度全球供应商大会上,公司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叶国富提出了“三个聚焦、一个反对”的供应链升级策略,即聚焦核心供应商、聚焦核心大单品、聚焦长期主义,坚决反对频繁更换供应商。截至2025年4月22日,永辉超市已与超过300家优质供应链企业进入了采购洽谈阶段,其中包括为山姆、开市客等美国超市供货的众多中国制造企业。
永辉超市的线上业务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线上业务营收达到31.5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18.02%。其中,“永辉生活”APP覆盖了670家门店,实现销售额17.5亿元,日均单量达到23.1万单,月平均复购率为47.6%。同时,第三方平台到家业务也覆盖了670家门店,实现销售额14亿元,日均单量15.3万单。
在门店改造、供应链升级和线上业务发展的共同推动下,永辉超市正在逐步走出困境,实现业绩的稳步回升。未来,随着改造门店比例的提升、闭店收尾工作的完成以及供应链改革的深化,公司有望迎来更加显著的经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