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行业的硝烟再起,但这一次的战场并非传统的价格战或物流比拼,而是聚焦于人工智能(AI)技术的革新。近期,京东与美团在外卖领域的激烈对抗,被业内视为零售大战的延续,双方股价在争斗中均出现下滑,分别下跌了22%和23%。然而,这背后的深层逻辑,是中国电商行业面临增长瓶颈,转而寻求通过AI技术实现突破。
中国电商行业的“内卷”现象,从“仅退款”政策的反复,到“百亿补贴”的盛行,再到如今的外卖大战,无不透露出行业对于新增长点的渴望。然而,真正的破局之道或许并不在于内部的激烈竞争,而是借鉴国际巨头如Amazon在AI电商领域的探索。
Amazon凭借其购物聊天机器人Rufus等AI应用,正在引领一场购物模式的革命。Rufus不仅能提供个性化推荐,还能进行商品对比、评论梳理和价格监控,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购物体验。面对这样的国际趋势,中国电商玩家也开始意识到,AI与电商的结合将是颠覆传统购物模式的关键。
百度,作为中国的AI技术先行者,在Create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了一系列基于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协议的AI服务,其中百度优选MCP Server尤为引人注目。这一服务整合了百度的电商知识图谱、多模态AI技术,以及商品分析、内容理解与推理等能力,旨在帮助开发者快速打造AI购物应用。
MCP协议,作为AI大模型技术的重要应用形态,解决了智能体之间的协作问题,使得不同智能体能够“对话、互联、协作”,从而完成复杂任务。百度不仅构建了开放的MCP生态,还通过百度搜索上线了全网MCP Server发现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AI应用资源和分发机会。
百度优选MCP Server的推出,意味着开发者可以低成本、低门槛地快速构建媲美Amazon Rufus的AI购物体验。这对于垂直电商平台、线下商超的线上平台、大型品牌的官方商城等不具备AI开发能力的玩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同时,它也为电商产业的网红直播间、导购网站、自媒体博主等提供了全新的交互方式和购物体验。
数据显示,美国市场已有超过一半的消费者使用AI工具进行购物决策,且这一比例仍在快速增长。在中国,AI大模型应用的渗透速度同样远超预期,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已达数亿。面对这样的市场趋势,电商行业必须积极拥抱AI,以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
百度在AI电商领域的探索,不仅体现在MCP Server的推出上,还体现在其对于智能电商生态的构建上。百度提出的电商3.0公式,强调了AI应用将成为电商商家最大的增量系数。通过智能上品、智能客服、数字人直播等应用,百度已经帮助众多商家实现了降本增效和GMV的显著提升。
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商行业的竞争将越来越聚焦于AI技术的应用和创新。百度作为AI技术的领军者,将继续推动AI在电商领域的工业化大生产,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