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能源“430”“531”政策下,安科瑞防逆流方案如何筑牢并网安全线?

   时间:2025-04-26 00:46:4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我国新能源产业政策再度成为公众焦点,特别是“430”与“531”这两个数字在互联网上掀起热议。那么,这两个数字背后究竟代表着什么?它们对新能源行业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随着我国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的持续扩大,截至2024年底,其累计装机规模已达到3.7亿千瓦,占全国光伏总装机的42%。然而,装机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消纳矛盾日益凸显的问题,原有的管理规范已难以适应当前分布式光伏的发展环境。为此,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国能发新能规〔2025〕7号),着重强调了就近消纳和安全运行管理。

与此同时,新能源上网电价固定价格机制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固定电价难以充分反映市场供需关系,且未能公平分担电力系统调节责任,这已成为制约新能源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显得尤为迫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明确规定新能源项目(风电、太阳能发电)上网电量原则上需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国能发新能规〔2025〕7号文件的老政策最后执行期限为2025年4月30日,被业界称为“430”。而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件中提到的存量和新增用户的并网时间分界点则为2025年5月31日,即“531”。这两个时间点的到来,标志着新能源行业将迎来一系列新旧更替的变化。

“430”前后,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发生了显著变化。新的管理办法更加注重就近消纳和安全运行管理,以适应分布式光伏发展的新环境。而“531”之后,对于新增和存量新能源项目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方面。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需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为了过渡顺利,还建立了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确保电费收益既兼顾市场波动,也有机制价兜底。

在新能源防逆流方面,针对光伏、储能等场景,业界提出了多种防逆流方案。其中包括逆流速断方案和柔性调节方案。逆流速断方案通过在市电进线处安装防孤岛/逆流一体化装置,实时监测光伏或储能放电情况,一旦发生孤岛、逆流情况,就及时切断并网点断路器,实现防孤岛、防逆流目的。该方案成本较小,改造简单,但可能导致部分光伏弃电或用户用电成本增加。

而柔性调节方案则更加灵活,能够尽可能利用光伏或储能电来满足负荷需求。该方案通过在市电进线处安装孤岛/逆流一体化装置,实时监测光伏或储能上网情况,将监测信号上传给协调控制器或能量管理系统。通过对逆流数据的逻辑计算,对逆变器或变流器的输出功率进行调整,实现无逆流情况。该方案安装方便,能够柔性防逆流,但配置相对复杂一些。

为了实现多站点的综合监控、管理、运维等工作,业界还建议配置智慧能源管理云平台。该平台能够深度融合微电网发电(光伏、风电、传统能源)、储能系统及多元化用电负荷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实现源-网-荷-储协同运行。通过智能诊断、策略优化与可视化全景分析,赋能企业微电网高效管理,达成能效数字化、安全智能化、调控精准化、数据可视化的目标。

“531”新政策执行后,虽然新增项目的收益稳定性不如存量项目,但仍有利润空间。企业可以通过在电力高峰时参与市场竞价,争取更高交易电价;探索光伏+储能模式,用储能错峰提高能源价值;关注长周期购电协议,锁定长期收益,降低市场波动风险;积极参与绿色电力交易,争取绿色属性和绿证收益等多种方式来提高项目收益。

在这一系列政策变革的背景下,新能源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佼佼者,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一站式服务能力和“云-边-端”的能源互联网生态体系,在为企业提供能效系统和用电安全解决方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新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安科瑞电气将继续秉承“创新、高效、团结、诚信”的理念,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的用能解决方案。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