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车展的舞台上,吉利控股集团凭借“醇氢科技”引领了一场能源领域的革新风暴。此次展览,吉利并未沿袭传统车企的展车路线,而是精心打造了一套覆盖能源生产、储存、应用的全链条展示系统,向世界隆重推出了中国版的甲醇经济蓝图。
在技术突破展区,三款战略车型展现了甲醇应用的广泛潜力。全球首发的醇氢电动超级VAN,凭借创新的模块化线控底盘和高效的甲醇重整制氢系统,百公里醇耗仅为15.2升,运营成本较柴油车降低了45%。远程星瀚H重卡更是以单次充电续航1500公里的惊人表现,打破了新能源商用车续航的瓶颈。而搭载DHE20TDM发动机的赛道原型车,凭借其46%的高热效率和15:1的压缩比,完美展现了甲醇燃料的高性能。
步入能源交互体验区,“超醇电混”技术颠覆了传统动力系统的认知。通过先进的双燃料智能调配系统,车辆能够根据行驶条件自动调整甲醇与汽油的混合比例,配合48.15%高热效率的发动机,确保了全气候条件下的高效运行。现场模拟数据显示,在混合燃料模式下,车辆的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350公里,运营成本较纯油模式减少了38%。这项预计于2025年实现量产的混动技术,正在引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新潮流。
在商业生态构建方面,吉利已经建立了从甲醇制备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与中石化携手打造的“远醇”加注网络,通过改造现有加油站,实现了快速且广泛的布局,预计到2027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4000座加注站。吉利甲醇汽车在国际赛事中的表现同样抢眼,如在哈尔滨亚冬会上,350辆甲醇汽车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超过2800吨,充分验证了其规模化应用的可行性。在商用车领域,醇氢电动系统使PM污染物排放降低了98%,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较柴油车减少了76%。
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吉利正致力于将甲醇经济从理论概念转化为实际产业。从杭州亚运火炬的零碳甲醇燃料,到日均行驶800公里的城际物流车队,从-40℃极寒启动技术的突破,到创下吉尼斯续航纪录的壮举,吉利正用实际行动证明:液态的绿色电能不仅能够替代化石能源,更能开创能源自循环的新纪元。在全球氢能与电动化之争如火如荼之际,中国方案以其独特的现实意义,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第三种选择,这无疑为本届车展留下了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