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严规之下,国内车企智能驾驶宣传转向理性,“辅助”成关键词

   时间:2025-04-26 10:43:5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针对我国智能驾驶领域宣传中存在的混乱现象,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一项重要通知,为汽车制造企业的智能驾驶宣传划定了明确界限。这一通知的核心精神涵盖了四大要点,旨在规范行业宣传行为。

首要的是,汽车企业必须全面开展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测试验证工作,确保技术的成熟度和可靠性。其次,企业需清晰界定智能驾驶系统的功能边界,并制定详细的安全响应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第三,通知严禁夸大和虚假宣传,要求企业严格履行对消费者的告知义务,避免误导消费者。最后,企业需承担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不断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性能。

紧接着,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出警示,指出虚假宣传智能驾驶若导致严重后果,如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将可能触犯刑法相关规定,责任人将面临最高2年的有期徒刑、拘役以及罚金等处罚。

针对这一系列规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张进华发表文章进行解读。他特别指出,部分车企滥用“L2+”概念,违规展示脱手驾驶等操作,误导了公众对自动驾驶技术的认知。因此,通知明确禁止使用误导性的自动驾驶表述,重申“组合驾驶辅助并不等同于自动驾驶”。张进华强调,企业应发挥主体责任,任何误导性宣传或伪劣产品都将触碰法律底线。

随着这些严格规定的出台,国内车企的宣传策略已悄然发生变化。在上海车展上,车企对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的宣传风格与以往大相径庭。曾经常见的“智驾”、“高阶智驾”、“无限接近L3”、“全场景”、“零接管”等夸大其词的标语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准确的“智能驾驶辅助”描述。甚至有企业在发布会上多次强调相关功能的“辅助”特性,以避免消费者产生误解。

多位车企高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度宣传智能驾驶辅助技术容易让消费者对其功能范围产生错误判断,从而埋下安全隐患。他们认为,相关部门对智能驾驶辅助宣传进行规范是件好事,有助于推动行业从激进宣传转向更为理性的发展道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