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国际车展的璀璨灯光下,哈弗品牌震撼发布了其“新能源四驱时代”的战略蓝图,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已从技术的追随者跃升为规则的引领者。作为SUV市场深耕多年的中国品牌,哈弗此次推出的Hi4超混四驱技术,不仅是工程技术的一次革新,更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极致满足。
相较于比亚迪DM-i的单电机前驱设计,Hi4的双轴驱动布局在应对复杂路况时展现出显著优势。特别是在冰雪路面,Hi4的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前后轴扭矩的瞬间动态分配,单轮脱困能力高达100%,而宋PLUS DM-i则受限于前驱设计,在低附着力场景下动力损失可达30%。更令人瞩目的是,第二代Hi4新增了智能后桥解耦技术,当车速超过63km/h时,后桥电机自动断开,有效减少拖拽损耗,实测高速油耗降低0.4-0.7L/100km,这一设计在同类竞品中独树一帜。
哈弗Hi4通过“3擎9模”动力模式,将用户的使用场景细分为城市通勤、高速巡航和极端路况,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效率优化。以二代枭龙MAX为例,其WLTC综合油耗仅为0.97L/100km,城市纯电续航达到165km,高速直驱油耗为5.5L/100km,相比本田CR-V混动两驱版降低了12%。这得益于双轴能量回收系统的创新,传统混动只能通过前轴回收能量,而Hi4在高速行驶时仍可通过后桥电机回收动能,能量回收效率翻倍。
在性能方面,Hi4系统综合功率达到238kW,扭矩为595N·m,推动二代枭龙MAX的零百加速进入6秒级,超越了丰田bZ4X四驱版的7.7秒。50:50的黄金轴荷比和22726Nm/°的车身扭转刚度,使车辆在连续弯道中的循迹性提升了30%,侧倾角较比亚迪唐DM-p减少了2.3度,实现了“快而不飘”的驾驶体验。这种“性能普惠化”的背后,是长城汽车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家庭用户既追求起步的畅快,又需要长途旅行的稳定性。
安全方面,哈弗Hi4将四驱技术的安全冗余升级为“全时全域主动防护体系”。在动态安全方面,iTVC系统通过10ms级的路面监测,能够在轮胎打滑前完成扭矩再分配,冰雪路面制动距离缩短10%,响应速度远超奥迪quattro的机械式差速锁。在结构安全上,84%的高强钢车身和优化的碰撞能量传导路径,使乘员舱侵入量减少了10%,远超同级车的安全标准。Coffee Pilot Plus系统通过纯视觉方案实现了城市NOA,夜间鬼探头识别率较激光雷达方案提升了23%,且硬件成本降低了40%。
哈弗的颠覆性在于,它将四驱车型的价格锚点从20万元级拉低至11万元区间。二代枭龙MAX以11.68万元起的限时售价,直接挑战了本田皓影混动的价格底线,叠加置换补贴后,实际购车成本甚至低于宋Pro DM-i两驱版,形成了“四驱比两驱便宜”的市场认知。这一策略的背后,是长城汽车垂直整合能力的体现,从混动专用发动机到电驱系统的全自研,使Hi4的BOM成本降低了25%,规模化生产进一步降低了边际成本。
在产品矩阵上,哈弗的布局也展现出战略智慧。猛龙Hi4凭借1.5T+后桥差速锁的组合,在新能源方盒子市场中连续10个月销量增长,其35.43kWh三元锂电池版WLTC纯电续航达151km,馈电油耗为5.98L/100km,更适合城市通勤场景。而“力魂·猛龙”官改车则通过氮气减震和一体式车顶平台,将改装文化引入合规市场,满足了Z世代对个性表达和户外探索的需求,开辟了年规模超50亿元的细分市场。
哈弗Hi4的成功,是中国汽车工业体系化能力的胜利。长城汽车五年千亿的研发投入,构建了从混动发动机、电驱系统到智能驾驶的全栈自研能力。Hi4的“整车思维”强调系统协同,GEEP 5.0电子电气架构实现了中央计算与区域控制,为后续OTA升级预留了算力冗余,使Hi4车型的软件生命周期延长至8年,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在全球市场上,Hi4技术正成为长城汽车的新支点,泰国罗勇工厂生产的枭龙MAX东南亚版,通过适配热带气候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和高离地间隙设计,展现了出色的通过性,订单量远超CR-V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