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办的上海车展上,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技术再次成为各大车企新车发布的核心亮点。然而,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尽管新能源车型备受瞩目,燃油车在智能化方面的进展却显得相对低调,鲜有人问津。
尽管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持续攀升,但燃油车依然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这部分消费者对于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的需求同样不容忽视。在车展现场,大众汽车成为了在燃油车智能化领域投入最多、成果最显著的品牌之一。
上汽大众途昂Pro的亮相,让不少参观者感受到了燃油车智能化的新高度。从第一印象来看,大众新车的智能化水平在合资品牌中堪称翘楚。而在实际体验中,无论是车机的清晰度、流畅度,还是操作逻辑,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水平。
一汽-大众探岳L同样展现了不俗的智能化实力。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开始接入先进的智能技术,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在语音助手等方面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大众汽车在这一领域的努力,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在智能座舱方面,由于供应链的成熟与强大,燃油车追赶起来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大众汽车的车机日常使用体验已经与新势力品牌不相上下。而在辅助驾驶领域,尽管由于整车架构和响应速度的限制,燃油车搞辅助驾驶确实比电车更难一些,但大众依然迎难而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大众对于辅助驾驶的理解与新势力品牌有所不同。新势力往往将辅助驾驶作为最大卖点,追求技术的最新与最炫。而大众则更注重实用性和安全性,将辅助驾驶视为帮助车主减轻驾驶疲劳、提升安全性的重要配置。因此,大众在辅助驾驶技术的研发上,更注重日常使用的细节打磨和安全性验证。
在技术路线上,大众一方面加大自主研发的投入,另一方面积极借用供应链的能力。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的最新车型都搭载了与大疆合作的IQ.Pilot辅助驾驶系统。这套系统不仅功能全面,而且在日常使用中表现出色,刹车减速柔和、入弯前提前减速、应对加塞并线车辆游刃有余。
大众还制定了辅助驾驶技术的“三步走”战略。现阶段的探岳L已经实现了辅助驾驶1.0阶段的目标,主要在全国95%的高速路段和90%的城区路段普及核心功能。今年8月份左右推出的全新速腾将搭载2.0阶段的辅助驾驶系统,实现端到端大模型上车,覆盖更广泛的路段。而到了2026年,大众的辅助驾驶技术将实现3.0阶段的目标,在全国100%的高速和城区路段都可以使用。
总之,燃油车的智能化不仅是大众汽车努力的方向,也是数百万车主的实际需求。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大众汽车依然保持着对中国市场的深刻洞察和敏锐感知。尽管在燃油车智能化方面投入巨大却鲜有流量和热搜,但大众依然选择迎难而上,为数量上接近一半的油车潜在车主们提供更加智能、安全的出行体验。这不仅是大众“懂中国人”的体现,也是其在中国市场持续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