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科研团队在地月距离尺度的卫星激光测距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成功探测到了距离地球约35万公里的DRO-A卫星的激光回波信号,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
据悉,这次成功的探测是在北京时间4月23日凌晨实现的。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云南天文台以及上海天文台组成的科研团队,利用了云南天文台1.2米望远镜新升级的近红外月球激光测距系统。这套系统如同一个精确的“宇宙标尺”,向遥远的DRO-A卫星发射激光,并通过计算激光反射回来的时间,精确地测量出了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距离。
云南天文台的1.2米望远镜在这次探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它不仅是科研团队的重要工具,更是我国深空探测技术发展的重要见证者。通过这张望远镜,科研人员能够清晰地观测到宇宙中的天体,为我国的深空探测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次试验的成功,不仅验证了我国在深空激光测距技术方面的成熟度,还展示了我们对卫星、空间碎片以及月面反射器等空间目标的测距能力。这对于我国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试验中,科研团队还成功识别了DRO-A卫星测距的微弱信号。这一成果不仅展示了我国科研人员在信号处理方面的精湛技艺,也进一步证明了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科研实力。
本次新技术试验是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组织实施的。上海天文台负责了星载反射器的研制工作,云南天文台则承担了地面激光测距系统的研制任务,而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则负责了卫星平台的研制。这一跨领域的合作不仅促进了我国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也为未来的科研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