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上海车展见证:保时捷中国豪车市场遇冷,本土品牌崛起挑战外资

   时间:2025-04-26 11:47:0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上海车展见证外资车企在华挑战加剧,本土品牌电动汽车异军突起。近年来,中国本土汽车厂商在设计与价格上双重发力,电动汽车产品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导致外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持续下降。这一趋势不仅影响了中低端市场,就连高端领域的外资豪华品牌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保时捷作为传统豪华品牌的代表,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连续三年大幅下滑,今年第一季度更是暴跌42%。回想四年前,保时捷在中国市场创下了年销量近十万辆的佳绩,占据其全球销量的近三分之一,如今的局面令人唏嘘。保时捷在上海车展上依旧主打其燃油血统,然而中国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来自比亚迪仰望、小米汽车等本土品牌的前卫、豪华电动汽车。

小米汽车推出的首款电动运动轿车SU7,以其受保时捷启发的设计和远低于保时捷的售价,迅速引发市场轰动。SU7 Ultra版拥有高达1548马力,起售价仅为52.99万元人民币,发布两小时内订单即破万。相比之下,保时捷最便宜的911车型在中国市场的起售价高达146.8万元,且最大马力仅为394匹。这一对比无疑凸显了中国本土品牌在性价比上的优势。

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困境并非个例,多家外资车企都面临着来自中国本土品牌的强劲竞争。尽管这些本土品牌多数尚未实现盈利,但它们的崛起速度之快、势头之猛,让外资车企措手不及。外资车企虽然意识到了挑战的存在,但应对速度显然不够迅速,导致市场份额持续流失。

大众集团及保时捷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在上海车展上表示,保时捷不追求销量,而是要坚持符合品牌定位的高定价策略。他否认保时捷与小米、仰望等品牌直接竞争,认为它们虽然酷炫,但缺乏保时捷的驾驶性能。然而,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车的占比过半,保时捷在电动车领域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布鲁姆坦言,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电动车销量相对较低,未来两三年将是决定保时捷能否在中国作为电动品牌存在的关键时期。

与此同时,中国本土汽车厂商正加速进军高端市场,对销量增长寄予厚望。小米汽车去年售出的SU7电动汽车数量已是保时捷在华年销量的两倍多,并计划今年将销量目标上调至35万辆。蔚来汽车去年销量也实现了近40%的增长,并计划今年推出9款新车型,预计销量将翻番。这些本土品牌的崛起,直接导致外资车企在各细分市场的销量大幅下滑。

尽管面临严峻挑战,一些外资车企仍在努力维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日产汽车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将在中国市场加码投资,计划未来几年推出10款新车以扭转销量颓势。通用汽车也将复苏希望押在高端品牌凯迪拉克上,本届上海车展发布了四款纯电车型。然而,面对中国本土品牌的强劲势头,外资车企需要更快地调整战略、提升产品竞争力,才能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