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中,新能源车的迅猛发展与激烈的价格战并行不悖,使得众多合资品牌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长安福特在这一动荡时期却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韧性。凭借“差异化+高端化”的战略布局,长安福特不仅保持了产品价格的稳定,还实现了盈利的显著增长,其经销商中有六成实现了盈利。
长安福特是如何在如此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取得这一成绩的?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又是什么?在2025上海车展上,长安福特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掌舵人杨大勇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在具体操作层面,长安福特采取了“增配不加价”的策略来应对行业的价格战。以新一代探险者为例,杨大勇详细阐述了产品升级背后的逻辑:“我们在发动机性能、变速箱调校等关键领域投入巨大,但坚决不把这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因此,消费者在同样的预算下,能够获得远超同级别车型的配置价值。”
这种以价值为导向的竞争策略,不仅维护了长安福特品牌的高端形象,还通过配置的优化提升了市场渗透率。数据表明,通过推出锐界L和蒙迪欧的细分车型,长安福特在保持高端产品竞争力的同时,成功吸引了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面对愈演愈烈的价格战,长安福特展现出了非凡的战略定力。杨大勇坦言:“我们没有盲目跟风参与价格战,而是选择通过增配不加价的方式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这种选择背后是对市场周期的深刻洞察:“价格战只是阶段性的现象,长安福特更愿意主动承担转型的压力,而不是简单地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在战术层面,长安福特采取了“上稳下拓”的组合策略。一方面保持主力车型价格体系的稳定,另一方面通过推出细分车型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杨大勇举例说:“我们在蒙迪欧和锐界L上推出了不同配置的版本,通过优化智能化和舒适性配置,实现了价格的下探。”这种策略既维护了品牌的高端调性,又成功拓展了用户基础。
这种战略定力最终转化为长安福特健康的渠道生态。据悉,去年长安福特的经销商中有六成实现了盈利,这一成绩在行业内名列前茅。其背后的逻辑在于,稳定的经营环境为渠道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当企业保持合理的利润时,能够持续为经销商提供返利支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数据显示,通过优化产品组合和渠道政策,长安福特不仅实现了销量的同比增长5.97%,还构建了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在能源路线的选择上,长安福特展现出了独特的辩证思维。杨大勇对市场的未来趋势做出了预判:“油电替代并非绝对的对立,最终将形成一种四六开的共存格局。”这一结论基于严谨的成本模型推演:“当电价包含税费且购置税优惠取消后,百公里的使用成本将与燃油车趋近。以蒙迪欧实测的5.99L/100km油耗为例,其使用成本完全可以与电动车竞争。”
这种认知直接指导了长安福特的新能源战略。在杨大勇看来,合资品牌必须走出一条差异化的道路,如果只是简单复制中国品牌的技术路线,就无法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而长安福特的破局之道在于深度融合,即将福特的百年造车经验与中国市场的特色相结合,既保持福特在操控和安全领域的优势,又融入中国领先的智能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