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上海车展的璀璨灯光下,燃油车领域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智能化变革。曾经被视为电动汽车专属的智能科技,如今在燃油车新品上大放异彩,标志着燃油车正式向“过时”标签发起挑战。
车展现场,多款燃油车凭借先进的辅助驾驶、流畅的语音交互以及丰富的娱乐配置,展现了与电动汽车不相上下的智能化水平。这一转变的背后,是传统汽车巨头与华为、阿里、博世、大疆等科技巨头的深度合作,以及市场对燃油车持续需求的双重推动。
J.D.Power的最新报告显示,智能驾驶功能在消费者购车决策中的权重已从2020年的12%飙升至2023年的35%,成为仅次于续航里程的关键因素。面对这一趋势,燃油车企业纷纷调整战略,将智能化作为反击的利器。一汽奥迪A5L和全新奥迪Q5L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基于奥迪全新PPC豪华燃油平台打造,并搭载了华为乾崑技术,实现了无图L2级驾驶辅助能力。
不仅如此,卓驭科技(原大疆车载)也在车展上展示了其车端多模态视觉-语言-动作大模型,该方案已应用于上汽大众途观L Pro、一汽-大众全新探岳L等多款燃油车型。卓驭提出的“油电同智”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车企所接受和实践。
一汽-大众在车展上亮相的全新揽境,搭载了第五代EA888 2.0T发动机,并配备了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及优化空间设计,展现了燃油车在智能化和性能方面的双重实力。而上汽大众则推出了途昂Pro、帕萨特Pro等焕新版本,其中途昂Pro不仅油耗低至8.35L/100km,还配备了L2+级辅助驾驶系统,打破了传统燃油车的固有印象。
上汽通用也在积极拥抱智能化变革。车展前夕,上汽通用旗下别克品牌与Momenta宣布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城区辅助驾驶功能的发展与普及。车展上,凯迪拉克品牌则以“为50%的燃油车用户付出100%的努力”为口号,展示了全新XT5、大六座新XT6、全新CT5等燃油车矩阵车型,彰显了其在“油电互补、逐级进阶”产品阵容上的决心。
在智能座舱方面,燃油车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吉利第四代博越L作为燃油车领域的明星车型,全系标配了FlymeAuto智能座舱系统,并支持多项自定义设置,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交互体验。同时,许多燃油车也开始配备电动汽车常见的“彩电、冰箱、沙发”等配置,进一步提升了乘坐的舒适性和娱乐性。
技术瓶颈的突破和市场需求的支撑,共同推动了燃油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表示,燃油车实现高阶辅助驾驶的技术难题已得到有效解决。而一汽奥迪A5L和全新奥迪Q5L所依托的E1.2电子电气架构,更是为燃油车智能化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从市场层面来看,燃油车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9.3%,其中传统燃油车出口量占比接近八成,且同比增长23.5%,增速高于新能源汽车。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更是表示,未来燃油车至少还有25%以上的市场份额,上汽通用2027年以后仍会保留8款以上的燃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