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办的上海车展上,亿纬锂能凭借一系列创新技术产品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亿纬锂能展示了包括OMNI全能电池、开源电池、飞行器电池、机器人电池以及汽车电子电池等在内的多款核心技术产品。
亿纬锂能副总裁、电池系统研究院院长江吉兵在车展现场表示,大圆柱电池无疑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选方案。这一观点不仅基于亿纬锂能在大圆柱电池领域的深厚积累,还源于该技术在市场上的广泛认可。亿纬锂能的大圆柱电池已经获得了宝马的定点,并计划在2025年推出搭载该电池的新车型。
江吉兵进一步阐述了大圆柱电池的优势。与方形电池相比,大圆柱电池在制造效率上提升了10倍,同时实现了系统零部件设计和成组工艺的标准化,使得电池可以像汽车的标准零部件一样进行生产和使用。大圆柱电池还具备出色的升级能力,满足了新能源汽车快速迭代的需求。
在新能源汽车产品迭代周期不断缩短的背景下,大圆柱电池的“固定尺寸+多元化学体系”技术路线成功解决了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的难题。该技术路线可以兼容多种化学体系,如磷酸铁锂(LFP)、磷酸锰铁锂(LMX)和三元锂(NCM)等,从而实现电量、续航、充电时间和功率的灵活调整。这不仅缩短了电池系统的研发时间至3-6个月,还降低了80%的研发费用。
大圆柱电池在解决行业长期存在的膨胀等问题上也表现出色。其圆形结构和特殊材料使得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尺寸保持一致,无需复杂的应力管理设计,简化了电子系统的存储。
亿纬锂能在大圆柱电池领域的专利布局也颇具亮点。截至目前,亿纬锂能已在全球15个国家累计申请了超过2300项专利,数量位居全球首位。这为亿纬锂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大圆柱电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大圆柱电池外,亿纬锂能还在探索其他技术路线以满足市场对更高能量密度的需求。其中,软包电池技术路线备受关注。亿纬锂能正在推动电池从液态技术向固态技术迭代,以进一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性能。
在车展现场,亿纬锂能还与华尔街见闻等媒体进行了深入交流。针对低空飞行汽车电池的能量密度问题,亿纬锂能产品中心总监冯炎强表示,虽然当前市场上的电池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但仍有提升空间。未来,亿纬锂能将继续在材料体系上进行升级,如开发固态电池等,以满足更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在谈到机器人电池面临的挑战时,冯炎强指出,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和商业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步扩大,但续航和散热等问题仍需解决。亿纬锂能正在通过采用固态电池和大圆柱电池等技术手段,提升电池的续航和安全性能,以满足人形机器人市场的需求。
亿纬锂能还在积极布局电池回收领域。ESG双碳部总经理肖忠湘表示,亿纬锂能计划完善全球回收网络,加强运输和处理能力等子体系的建设。未来,亿纬锂能还将推动电池回收的数字化溯源和线上回收商城的建设。
在12v锂电业务方面,亿纬锂能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低压技术研究所国际产品中心总监凌鑫晨表示,亿纬锂能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12v锂电市场,并已初具规模。目前,亿纬锂能正在积极拓展新客户和新赛道,计划在该领域做到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