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战略的推动下,我国新能源商用车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尤其是新能源环卫车市场,正经历着从传统向绿色、智能的深刻转型。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环卫车已成为城市清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然而,传统环卫车生产模式中存在底盘与上装契合度低、兼容性不足的问题,制约了整车的性能和效率。为解决这一难题,行业内开始探索并实施“底盘+上装”的一体化设计策略,旨在通过深度整合底盘与上装的技术资源,实现结构、控制、冷却等方面的全面协同。
据市场数据分析,近年来环卫车销量虽总体呈现下滑趋势,但纯电环卫车型却逆势上扬,特别是在18吨级车型市场中,纯电洗扫车、压缩垃圾车等主导车型销量显著提升,显示出市场对新能源环卫车的强烈需求。这一趋势促使主机厂与上装厂家紧密合作,从设计源头入手,共同推进一体化设计。
在一体化设计过程中,主机厂针对路面保洁和垃圾收运两大类环卫车的具体需求,进行了详细分析。洗扫车需要灵活的车架结构和高效的热管理系统,以确保在长时间清扫作业中保持最佳性能;而压缩垃圾车则更注重底盘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满足垃圾收集、转运等复杂工况。基于这些需求,主机厂对上装固定点、轴距、后悬长度等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预留了标准化的车架孔位和取电、取气接口,为上装的快速安装提供了便利。
在热管理、高压系统和控制系统方面,一体化设计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整合底盘和上装的热管理系统,实现了同步冷却,降低了能耗;高压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则提高了电机的效率和扭矩输出,进一步提升了整车的动力性能;控制系统的一体化则通过取消上装独立操控平台,集成到中控显示屏中,实现了整车操作的一体化和智能化。
洗扫车底盘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模块化、标准化的理念,车架采用直通式大梁,并配置了标准孔位,便于上装的快速安装和调试。同时,根据洗扫车的作业特点,底盘电池包采用了后背形式布置,确保了上装部件的合理布局和充足空间。
压缩式垃圾车底盘则更加注重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车架大梁左侧或右侧预留了污水箱位置,轴距和后悬长度也根据上装需求进行了优化。同时,底盘还配备了高性能的取力器和传动轴,降低了振动和噪声,提高了上装系统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在控制系统方面,一体化设计实现了上装控制系统与底盘控制系统的无缝对接。通过中控显示屏,驾驶员可以实时了解整车作业和运行工况,选择对应车型的标准作业控制页面,实现上装作业各项动作的一体化操控。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操作便捷性,还提升了整车的智能化水平。
通过实施“底盘+上装”的一体化设计策略,新能源环卫车的生产效率和车辆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底盘资源的浪费和人工安装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整车的综合能耗也降低了20%以上。同时,人机交互变得更加便捷、智能和高效,为城市清洁工作提供了更加可靠、高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