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上海车展这一全球汽车行业的盛会上,上汽大众的一则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品牌正式推出了其首款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ID.ERA。这款车型不仅标志着大众汽车正式进军增程式混动市场,也颠覆了大众此前对这一技术的看法。曾几何时,大众汽车中国前CEO冯思翰对增程式混动技术持批评态度,称其为“最糟糕的方案”。然而,随着市场趋势的变化,大众汽车也开始顺应潮流,推出了这款CLTC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纯电续航达350公里的ID.ERA。
大众品牌全球CEO施文韬在车展上解释了这一转变的原因。他表示,插电式混合动力的发展势头强劲,而增程式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在中国市场的接受度却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因此,大众汽车决定针对不同动力系统加大技术投入和产品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大众汽车并非唯一一家在混动领域加码布局的合资车企。通用、日产、本田、丰田等企业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以满足中国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与此同时,一些新势力企业也开始从纯电动路线转向混动领域,推出了多款混动、超级混动和超级增程车型。
然而,在混动热潮中,也有几家企业坚持自己的技术路线。蔚来和长城均未涉足增程式混动领域。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在全新高山预售发布会上明确表示,长城汽车拥有顶尖的新能源架构Hi4,绝不会向技术妥协,坚持不做增程式混动。
那么,为何众多车企仍对增程式混动趋之若鹜呢?一方面,混动汽车市场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车企希望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混动车型较低的成本也成为车企在盈利压力下向新能源转型的优选方案。然而,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却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增程式混动并非成本“洼地”,随着锂价回落,纯电车型的成本优势将逐渐显现。
关于纯电与混动谁才是未来技术方向的争议,在此次上海车展上再度成为焦点。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纯电和混动均被视为潜在发展方向。然而,随着政策补贴向纯电车型倾斜,国内车企纷纷集中资源发展纯电动汽车。但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市场主导下的产品格局发生巨大转变,混动车型凭借诸多优势实现高速增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计,未来几年插混车型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甚至有可能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技术路线。然而,也有观点认为,随着固态电池等技术的进步,纯电市场仍将是市场霸主。但目前固态电池的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此纯电和混动究竟谁能成为主流,目前尚无定论。
在此次上海车展上,各大车企集中推出混动车型,是汽车销售结构变化的一个缩影。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多种动力类型的车型或将并行发展,共同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表示,预计在未来6至8年内,增程式技术依然会拥有一席之地,但最终的决定权在消费者和市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