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海车展的前夕,广汽本田P7以19.99万元的统一售价震撼登场,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广汽本田决定全力进军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一市场因持续的价格战而变得异常残酷,广汽本田的此番决策背后,究竟有何底气?
上海车展上,广汽本田通过一系列战略级的产品发布,展示了其对智能电动化转型的深思熟虑。传统汽车制造商并非新能源领域的追随者,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规划。当技术积累和用户价值重新成为焦点,广汽本田的长期主义理念或将被更多人理解和接受。
即便在“车辆过剩”观念盛行的当下,“参与赛车运动才能造出更好的汽车”仍是Honda坚持的信条。这是Honda的灵魂,失去了它,Honda便不再是那个熟悉的品牌。Honda致力于将F1赛车技术应用于量产车型,确保在智电转型的同时,保留驾驶和操控的乐趣,这是Honda的坚持,也是广汽本田的坚持。
Honda在上海车展上宣布了一系列技术战略:未来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所有新车都将配备领航辅助驾驶技术;与Momenta共同研发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量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Honda首个磷酸铁锂电池和CTB电池一体化技术,这些技术将从基于云驰架构的第三款车型开始应用。
广汽本田GT将率先搭载Momenta的辅助驾驶技术,并接入DeepSeek的AI大模型技术;广汽本田P7也将通过OTA升级,接入DeepSeek的AI大模型技术。广汽本田在智电转型中,成功融合了变与不变,实现了技术方向的统一。
广汽本田P7作为技术融合的首款代表车型,不仅拥有Honda 60余年的底盘调校经验,还汇聚了博世、松下等全球顶级供应商的技术,同时联合宁德时代、科大讯飞等中国企业,共同构建开放的汽车生态,为P7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广汽本田27年的造车经验也为P7的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广汽本田P7的定价策略直接对标同级燃油车市场,但其核心竞争力并非低价或配置堆砌,而是基于用户真实需求打造的“不晕、不累、不慌、不悬、不卡、不怕、不同、不糙”八大场景价值体系,为用户带来电动时代的新驾驶乐趣。这种“技术服务于体验”的理念,直击当前新能源车“参数强大但体验割裂”的痛点。
广汽本田GT则是以兼顾“驾驶乐趣”与“舒享体验”为目标,致力于为高端用户带来全新的驾驶体验。广汽本田GT继承了品牌的先进美学、豪华配置和极致动力,拥有众多专属配置,如Brembo AL双向制动、电动后扰流板等。
在“油电共生”的战略思维下,广汽本田的其他车型如雅阁、型格等也在持续进化,满足年轻人的多元化需求。雅阁运动系列带来了新前脸和ACP时尚套件,全系升级Honda CONNECT 4.0,推出MT冠军版,让驾驶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广汽本田对每一种产品、每一类用户、每一种玩车热情都未轻言放弃。油与电、智能与非智能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何构建从燃油向智电化过渡的价值通道,让用户体验能够平滑迁移和闭环,是广汽本田更为关注的。
广汽本田P7的研发历时4年,测试验证了402台整车和白车身,实地测试总里程超过150万公里。在快速迭代的汽车市场中,广汽本田坚持用时间和成本的投入,换取用户的安心。P7的诞生地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融合了中国智慧与本田全球标准,集合了众多领先技术,确保P7的高品质制造。
在新能源转型的十字路口,广汽本田的战略定力或许曾不被理解,但时间将证明一切。这届上海车展,广汽本田正式开启了智电新价值标准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