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的璀璨灯光下,日产汽车携其全新电驱化车型阵容震撼登场,标志着这家拥有悠久历史的日系车企在中国市场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
面对中国汽车市场日新月异的变革,合资品牌的传统优势已不再稳固。新能源浪潮的汹涌澎湃,以及自主品牌和新兴势力的迅猛发展,使得昔日辉煌的合资巨头们在这场技术与速度的较量中频频失速,日产亦未能幸免。然而,在车展现场,日产的一系列举措却透露出不同寻常的气息。
日产不仅推出了全球首款插混皮卡Frontier Pro PHEV,还发布了针对家用市场的纯电轿车N7,这些新车型不仅是日产对中国市场需求的积极响应,更是其在新能源赛道上的一次“绝地反击”。日产此次不再满足于小修小补,而是采取了更为彻底的变革。
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马智欣坦言,面对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日产曾一度显得反应迟缓。他强调,日产并不缺乏技术和品牌积淀,而是需要在市场规划和决策速度上做出改变。为此,日产高度认可并充分授权本地研发团队主导车型开发,力求以更快的节奏和更灵活的策略适应中国市场。
根据日产的最新战略,到2027年夏季,他们将在中国市场投放10款新能源汽车,其中9款为日产品牌车型。为实现这一目标,日产宣布未来三年内将向中国市场追加100亿元投资,用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技术中心的扩建。马智欣表示,日产在中国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并且研发周期已缩短至24个月以内,这就是“中国速度”。
在车展上,日产纯电轿车N7的亮相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款基于日产全新“天演”架构开发的车型,以其舒适性、智能化和安全性为核心竞争力,展现了日产在新能源车型上的全新面貌。N7不仅配备了AI零压云毯座椅、全域智能防晕车技术等创新配置,还采用了行业内最严苛测试标准的四针刺多电芯无热蔓延电池,足以看出日产的诚意和决心。
然而,N7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在20-30万级的家轿市场中,自主品牌如小米SU7、蔚来ET5、比亚迪海豹等已经占据了领先地位。日产N7能否在这一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还需经过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与N7相比,Frontier Pro PHEV插混皮卡则显得更为独特。这款由郑州日产主导研发的车型,不仅是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更是日产首次尝试用中国研发、中国制造的皮卡车型布局全球市场。Frontier Pro PHEV打破了皮卡单一用途的传统印象,以其智能、舒适和野性的结合,展现了日产更灵活、更具创新的产品策略。
马智欣表示,日产在中国研发、设计、生产的车型,都考虑到不仅要在中国市场成功,也要实现出口。Frontier Pro PHEV将在一年之内开始出口,依托日产汽车庞大的全球销售网络,以中国市场为支点,实现全球化布局。这背后,是日产试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协同研发资源和渠道优势,来反哺中国市场,并助推日产品牌在全球新能源领域重新找回节奏和定位。
日产汽车公司执行高管、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关口勋表示,日产一直在努力适应中国客户在智能化、组合驾驶辅助技术方面的需求。为此,日产与华为、Momenta等本土技术公司展开合作,以更快、更准确地把握中国消费者的期待。
马智欣再次强调,中国对日产而言至关重要。中国的科技与成本优势,让日产相信可以将中国的创新产品推广至全球市场。然而,日产的这次战略转型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真正摆脱传统合资企业的束缚,下放权力给本地团队,加速产品的迭代速度,并打造出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创新车型。
日产在上海车展上释放的信号清晰而坚定,但翻盘之路并非坦途。对于传统合资品牌来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无论是电驱化还是智能化,都要求品牌拿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日产能否在这场“翻盘大考”中取得佳绩,还需市场来给出最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