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瑞立科密)在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中,迎来了其资本市场征途的关键一步。近日,该公司宣布其首次公开发行(IPO)申请已获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
自新三板摘牌三年后,瑞立科密便着手筹备A股上市计划。2021年7月,公司与中信证券签订了上市辅导协议,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准备,终于在2023年12月向深交所递交了主板IPO申请并获得受理。经过一年多的审核,公司成功过会。
然而,瑞立科密的IPO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其经营业绩的稳定性、关联交易的复杂性以及募投项目的合理性等问题,都为公司的上市之路增添了诸多挑战。
瑞立科密专注于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相关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涵盖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铝合金精密压铸件及技术服务。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东风集团等国内主流整车企业,并出口至欧美等地。
近年来,瑞立科密的业绩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招股书显示,从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26亿元、17.60亿元和19.7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18%、32.81%和12.3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96.47万元、2.36亿元和2.6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0.91%、143.32%和14.07%。尽管公司在2023年业绩大幅增长,但增速在2024年有所放缓。
然而,公司业绩的波动与我国商用车市场的变化密切相关。招股书显示,公司的主动安全系统产品以下游商用车市场为主,乘用车市场占比相对较低。近年来,我国商用车销量呈下降趋势,2024年同比下降3.92%,较2020年减少了126万辆。商用车市场的萎缩可能对瑞立科密的增长空间构成限制。
同时,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也为瑞立科密带来了新的挑战。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达到53.2万辆,同比增长28.9%,占商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17.9%。然而,瑞立科密产品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收入占比明显偏低。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产品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的收入仅占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业务收入的一定比例。
瑞立科密的关联交易也备受关注。瑞立集团作为公司的控股股东,直接持有64.16%的股权,并在过去曾同时担任公司的大客户和供应商。为了减少关联交易,瑞立科密进行了一系列收购动作,包括收购瑞立集团下属的四家子公司。然而,这些收购交易存在溢价,且部分被收购公司的业绩在收购后出现了下滑。
在信息披露方面,瑞立科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公司在不同版本的招股书中对于2021年的现金分红金额存在不一致的描述,引发了市场的质疑。同时,公司募投项目的合理性也存疑。尽管瑞立科密表示募投项目将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但其中“大湾区汽车智能电控系统研发智造总部”项目的扩产计划却与其现有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