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4月23日,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盛大开幕,主题为“拥抱创新,共赢未来”。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通过直播形式,与超过50位国内外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领导进行了深入对话,探讨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趋势。其中,东风汽车战略规划部总经理、研发总院院长杨彦鼎的访谈尤为引人注目。
面对智能化规范的出台,杨彦鼎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尽管智能化下半场刚开始便遇到了一些挑战,但这更像是快速发展阶段的一次小调整,而非刹车。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市场渗透率持续增长,东风汽车自主品牌去年已超80%,并计划未来产品全部搭载L2级别智能辅助驾驶技术。L2技术能提升驾驶体验,获得用户认可,尽管过去有些信息导致用户误解,但L2与L3的分级是明确的:L2是辅助驾驶,需驾驶员全程接管;L3为有条件的人机共驾,但目前尚未有车型上市。
杨彦鼎强调,智能化技术的核心目的是安全。此次事件后,国家部委与车企迅速行动,将安全置于首位,这将推动智能化技术更快发展。东风汽车也在全面发力智能化,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包括太极大模型、天元OS操作系统和电子电气架构,为智能化提供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东风孕育了天元智驾和天元智舱,从L2到L5级别均有技术布局,尤其注重安全,软硬件架构均加强安全措施。
对于L3级别的智能驾驶,杨彦鼎表示,东风的技术路线是在限定条件下实现智能驾驶,用户无需接管车辆,但需在特定范围外处理极端情况,确保安全停车。东风采用高算力智驾控制器和高速NOA辅助功能兜底,未来可能采用双芯片兜底方案。
谈及与供应商的关系,杨彦鼎指出,东风坚持“自研+共创”模式。全栈自研难度大,东风选择自研部分技术,同时与供应商共创,如与华为合作。这种模式基于用户需求,岚图、猛士等品牌采用华为系统,东风自研方案则应用于其他品牌。东风认为,自研与外部共创需具备关键技术能力,这是用户需求的核心。
杨彦鼎还提到,东风希望具备自主定义产品、应用软件集成和生态集成三大核心能力。这些能力是“自研+共创”模式的基础,也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关键。东风全面拥抱人工智能,将AI融入企业方方面面,发布太极大模型,支撑智慧管理、运营和制造,大幅提升效率。AI助手缩短新车研发周期30%,展台上的AI技术展示也令人印象深刻。
对于人工智能对汽车行业的变革,杨彦鼎认为,这是第三次换道超车的重要机遇期。东风提出“AI For ALL”,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企业,打造面向用户的智能化商品。未来的汽车将是具身智能体,东风正推进相关技术,将汽车打造成移动的第三空间。
针对超级快充与固态电池的关系,杨彦鼎表示,两者并不矛盾。固态电池的核心是能量密度跃升,解决安全和高低温性能问题,同时具备超级快充能力。固态电池将大幅提升续航里程,减少用户充电焦虑。超级快充虽也解决了一定问题,但需结合快充场站建设。因此,固态电池与超级快充应共同发展,分阶段解决用户出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