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近日公布了其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该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了显著下滑。
具体来说,永辉超市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收为174.79亿元,与去年同期的216.65亿元相比,下降了19.32%。净利润方面,该季度为1.48亿元,同比大幅减少了79.96%,从上年同期的7.36亿元降至当前水平。扣非后净利润为1.37亿元,同样较上年同期的6亿元有显著下降,降幅为77%。
公司方面解释称,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主动进行的战略和经营模式转型。截至2025年3月底,永辉超市已完成47家门店的调整改造,这些调整后的门店迅速吸引了更多客流并提升了销售额。然而,由于调整门店的数量占比相对较小,并且一季度内公司关闭了273家尾部门店,导致整体收入有所下降。
净利润的大幅减少则主要归因于毛利率的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毛利率下降了1.35个百分点。在门店调整过程中,永辉超市主动优化了商品结构和采购模式,引入新品并淘汰旧品,同时推动裸价和控后台策略。这一系列举措虽然有利于长期发展,但在短期内对公司整体毛利率造成了一定影响。
公司持有的Advantage solutions股票本期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72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0.77亿元,减少了利润2.49亿元,进一步拉低了净利润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永辉超市的股权结构在2025年第一季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名创优品通过其子公司广东骏才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持股29.4%,成为公司的大股东。张轩松和张轩宁分别持股8.72%和7%,林芝腾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27%。其他主要股东包括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上海喜世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等。
这一股权变动源于名创优品在2024年9月与牛奶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以及宿迁涵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的股份购买协议。名创优品通过这一系列交易,成功获得了永辉超市近30%的股权。
随着名创优品的加入,永辉超市的管理层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公司聘任了多位副总裁和财务负责人,并拟聘任新的董事会秘书。同时,为加快改革转型步伐,公司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担任组长,统筹负责公司改革转型工作。然而,目前永辉超市尚未聘任新的CEO,而是由领导小组代行CEO职责。
这一决定引发了永辉超市原大股东、董事张轩宁的反对。他认为,当前高级管理议案中未涉及CEO安排,令人深感忧虑。张轩宁对前任CEO李松峰的领导才能和战略眼光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出公司在李松峰的带领下已经成功走出转型期,正处于产出最大化的关键阶段。他强调,在这一重要时刻,战略规划的稳步推进对公司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永辉超市仍表示将继续推进改革转型工作,并努力提升公司业绩。截至最近一个交易日收盘,永辉超市股价为5.44元,市值达到49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