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辅助驾驶新赛点:Nullmax以多元方案渐进式驶向未来

   时间:2025-04-27 19:57:1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春季的到来,辅助驾驶领域的竞争再度升温,业界普遍将2025年视为辅助驾驶技术全面普及的关键节点。

市场的繁荣不仅体现在功能的不断升级与方案的广泛推广,更在供应链的紧张态势中显露无遗。特别是800万像素摄像头芯片的需求急剧增加,缺货的消息不绝于耳,技术路线的分歧与成本压力愈发显著。

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一家专注于辅助驾驶应用的创新企业Nullmax,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首次亮相,携其独有的平台化软件架构与数据闭环系统,推出了四款量产级的MaxDrive解决方案。这一举措旨在辅助驾驶的红海中开辟出一条全新的路径。

Nullmax选择了渐进式辅助驾驶的发展路径,通过四款量产级的解决方案,构建了一个涵盖从入门级安全保障到高阶拟人化驾驶的多元化技术矩阵。这些方案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适配性,可以适配不同算力的芯片与各种类型和数量的传感器,从一体机市场到行泊一体域控方案,再到舱驾一体域控方案,甚至是端到端大模型纯视觉、真无图方案,一应俱全。

针对入门级市场,Nullmax推出了MaxDrive Basic辅助前视一体机,该方案严格遵循全球安全法规标准,适配德州仪器AM62A与爱芯元智M5X平台,为海内外用户提供了可靠的主动安全保障,堪称辅助驾驶领域的“基础款”。

面向L2+级别的市场,Nullmax推出了MaxDrive Standard行泊一体域控方案,该方案不仅达到了ASIL-D的最高安全等级,还集成了城市通勤辅助、记忆泊车等功能,已在多款车型上实现了前装量产。在此基础上,Nullmax还推出了MaxDrive Standard_Hyperlink舱驾一体域控方案,通过优化算力分配,将驾驶与座舱体验深度融合,展现了电子电气架构跨域融合的前瞻探索。

随着比亚迪、长安等车企纷纷布局多模态、端到端技术,辅助驾驶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未来两年,这场关乎体验升级与市场份额的较量,或将彻底改变行业的格局。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Nullmax推出了更高规格的MaxDrive Plus城区辅助驾驶方案。该方案凭借视觉语言动作多模态大模型(VLA)实现了端到端架构的创新,无需高精地图与激光雷达,就能在复杂城市场景中模拟人类驾驶逻辑。目前,该方案已适配英伟达的Orin X平台,并积极与黑芝麻辅助A2000等国产芯片共建生态。

Nullmax的四套方案分别适配不同的细分市场,能够满足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同价位车型的需求,同时符合国内外的法律法规要求。通过统一的技术底座协同运作,Nullmax将“渐进式路线”更直观地展现在市场上。

这一选择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行业发展规律和技术成熟度的深刻理解。Nullmax的创始人、CEO徐雷表示:“车的安全至关重要,我们需要足够多的实车积累和数据验证,才能保证从L2向L3,甚至L4方向发展。”

从技术驱动到数据驱动,自动驾驶的技术方案和技术路线正在快速迭代和演化。徐雷认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和获得新的认识,从而驱动技术的发展。Nullmax首席科学家成二康博士也表示,公司注重从量产中发现真实问题,以场景为导向进行AI研发,提前识别问题并进行预研,在量产过程中不断实践和迭代技术。

以视觉感知技术为例,Nullmax的视觉感知速度可达30帧/秒,相比激光雷达的10帧/秒具有明显优势,这极大地增强了车辆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同时,Nullmax还构建了一整套数据闭环系统,涵盖数据的采集、标注、训练、部署、验证以及量产打磨。

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800万像素摄像头芯片供不应求的挑战,徐雷持乐观态度。他表示,尽管这可能是阶段性挑战,但凭借国内强大的供应链和生产制造能力,这一难题并非不可逾越。Nullmax正在构建平台化的软件技术架构,以灵活适配不同芯片,降低对单一芯片的依赖,确保辅助驾驶方案的持续推进与量产落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