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正悄然改变其业务重心,将AI Agent视为未来增长的新引擎。在2025年,这一年被业界称为“agent元年”,而OpenAI则计划在这一年,让agent成为其盈利的主要驱动力。
今年以来,OpenAI已经推出了两款基于ChatGPT的AI Agent,分别是Operator和Deep Research。Operator可以代替用户操作浏览器,自主执行任务;而Deep Research则能辅助进行深入研究,生成专业的研究报告。这两款产品的发布,标志着OpenAI在AI Agent领域的初步探索。
OpenAI在模型推理和开源方面也不断发力,以期在竞争激烈的AI市场中展现技术实力。4月18日,OpenAI发布了号称“迄今最强大”的AI推理模型,并同时推出了一款辅助编程的开源AI智能体Codex CLI。这款编程智能体设计为本地运行,通过云端接入模型进行推理,这是OpenAI自2019年以来首次推出的重要开源工具。
OpenAI在agent领域的布局节奏明显加快,agent已开始逐渐代替ChatGPT,成为其收入增长的新动力。OpenAI在各类发布中不断渗透“个人agent账户体系逻辑”,结合个人AI助手和ChatGPT长记忆等功能,形成组合拳。同时,OpenAI还发布了《构建Agent的实践指南》,将其在服务众多客户部署agent的经验总结为实用可操的内容手册。
据The Information披露的相关文件显示,OpenAI已告知投资者,预计到2025年末,AI Agent及其他新产品的合计销售额将超越ChatGPT,推动2029年总销售额达到1250亿美元,次年增至1740亿美元。预计OpenAI将在2029年实现正现金流,其中agent业务将贡献290亿美元的收入,高于今年的30亿美元。届时,ChatGPT订阅的销售额也将从今年的80亿美元增至2029年的500亿美元。
OpenAI目前的营收状况也相当可观,预计今年自身营收能达到127亿美元,相比去年全年37亿美元的营收,增长了2倍以上。这一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agent的推广和应用。
ARK Invest(方舟资本)首席未来学家布雷特·温顿分析了agent在OpenAI营收中占比增长的合理性。他认为,到2030年,人工智能软件将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提高四到五倍,这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生产力提升价值。而人工智能基础模型提供商,如OpenAI,将从中获得一部分收益。据The Information报道,OpenAI预计从agent业务中获得的收入范围,可以从每月花费2000美元的“高收入知识工作者”agent到每月20000美元的博士级研究agent。OpenAI预测,agent将在未来五年内占其收入的近四分之一,超过ChatGPT与API业务。
在OpenAI的商业模式探索过程中,也经历了不少尝试和变化。从ChatGPT推出至2024年年中时段,用户订阅费、API许可费以及与微软深度合作所产生的商业化收入,是OpenAI的三大主要收入渠道。然而,OpenAI也尝试了插件Plugin模式,但并未成功。不过,这一尝试让OpenAI意识到了LLM可以作为超级入口,决定流量和资源的分配,从而萌生了实现流量垄断的想法。
OpenAI还深入探索了广告模式,希望用户在ChatGPT中搜索后,能快速找到所需商品,从而确保更多用户使用ChatGPT。OpenAI还推出了GPT-4o“全能”模型,使ChatGPT的应用收入飙升。在这些尝试中,OpenAI逐渐意识到,其APP(包括消费者和企业客户)比API更重要。每次重要模型及产品的发布,都为OpenAI带来了用户量和收入的激增。
在定价策略上,OpenAI也进行了功能分层和用户分群的细化,提供了五种主要订阅计划,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而在接下来推出的Agent定价体系中,OpenAI也展示了类似的思考。据The Information报道,OpenAI将推出三款不同级别的agent,分别是基础代理、中阶代理和超级代理,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提供不同级别的服务。
OpenAI的转型也相当大刀阔斧。从一系列特别功能的发布到产品线的拓展,OpenAI正在从基础模型公司向一家典型产品型公司转变。同时,它也尝试用营收端的表现来证明自己可以像一家正宗的消费互联网公司那样赚钱。在这些尝试和对未来定位的思考后,Agent被OpenAI选作API、ChatGPT之后扛旗的增长引擎。这一押注不仅有望将ChatGPT从交流工具升级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真正入口,也是所有巨头渴望实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