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时代,人类的误解比AI的威胁更可怕?

   时间:2025-04-28 08:42:0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全新的商业智能体形态正悄然崛起,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深刻反思。近日,知名学者李智勇提出了一项令人瞩目的观点:人类对AI的误解和幻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超过AI本身可能带来的问题。

李智勇指出,当前社会对于AI的基础认知存在诸多误区。例如,许多人认为只要学会与AI对话,就能确保安全;掌握提示词技巧,就能延长编程生涯;甚至认为简单部署几台服务器,让员工使用AI工具,就是拥抱了AI时代。然而,这些观念大多只是幻觉,与现实中的AI应用存在巨大差距。

为了揭示一个可能的、但残酷的AI世界,李智勇引用了《无人公司》一书中的案例和底层逻辑。他以卖T恤的过程为例,详细阐述了在没有AI和有AI参与的情况下,工作流程的巨大差异。在没有AI的时代,从市场分析、设计、生产到销售,所有环节都需要人类驱动,流程繁琐且效率低下。然而,在智能优先的世界中,AI可以自主完成数据收集、设计、生产和销售工作,人类只需在关键环节进行辅助和检查。

李智勇进一步指出,当前社会面临着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一是保持原有的工作流程,利用AI提升效率;二是全面导入AI,让人类在必要环节进行辅助。前者依靠人类智能驱动,后者则依靠AI智能驱动。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后者将展现出越来越大的优势。

然而,许多人对AI的幻觉却源于思维惯性。他们潜意识地认为现有的模式会延续下去,因此试图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改进和提高效率。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往往只是徒劳无功。例如,有些人认为只要掌握了与AI对话的技巧,就能跟上AI的潮流;或者认为只要写好提示词,就能成为AI应用的核心技能。然而,在一个AI对AI为主的系统中,这些技能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为了去除人类对AI的幻觉,李智勇列举了多个领域的实践案例。例如,武汉的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美国的Waymo自动驾驶汽车、抖音的全算法驱动系统以及马斯克提出的unboxed工厂等。这些案例都展示了AI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巨大潜力。

其中,抖音作为一个全算法驱动的系统,其主播、算法和用户的匹配完全由算法进行驱动。员工在系统中的角色主要是辅助算法的运行和维护系统的稳定。这种模式下,员工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体验。

然而,这种AI驱动的商业智能体形态也带来了极其残酷的一面。例如,在萝卜快跑的模式下,无论司机驾驶技术多么熟练,掌握了多少AI工具,都无法改变被AI替代的命运。同样地,在unboxed工厂中,无论员工多么善用AI工具,在主流程上也不需要他们。这种模式下,人类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和角色。

李智勇认为,未来社会中只有极少数人会继续从事传统的分工协作模式,如研发AI、研究芯片和量子计算机等领域。而更多的人则需要自己成为一个业务单元,每个业务单元都需要一个AI驱动的无人公司系统来完成赚钱的目标。这种形态下,人类将更加注重创新和创造力的发展,以适应AI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李智勇还强调了主播作为独立经营个体的案例。在基于AI的无人公司系统中,主播只对平台有依赖,但基本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这种模式下,主播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

李智勇最后表示,他对AI驱动的组织模式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并深刻体会到了它在AI大模型后的加速趋势。他认为,这种体感和大量现行关于AI的观点存在巨大差异,因此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探讨。通过收集案例、实践和技术脉络等信息,他最终撰写了《无人公司》一书,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视角来审视AI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与此同时,李智勇也呼吁社会各界要正视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所带来的深刻变革,积极适应和引领这一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在AI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还强调了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通过加强AI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可以提升人们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AI时代的挑战。同时,也可以培养更多具备AI技能和素养的人才,为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