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正式揭晓了《新能源汽车电安全技术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安全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在于“三电”系统,这一特点使其相较于传统燃油车,面临着更多电安全方面的挑战。《报告》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部分新技术在未经充分验证的情况下便被迅速应用于量产车型,这无疑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埋下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报告》不仅深入剖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技术趋势,还详细介绍了一套全面的NESTA电安全技术验证体系,该体系涵盖了“充电、电磁、功能、高压、电池、消防”六大维度。这一体系的建立,旨在通过科学的验证手段,确保新能源汽车的电安全性能达到最高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中首次将“高压大功率快充”、“组合辅助驾驶”、“极限驾驶”以及“汽车雷击”等前沿验证项目纳入研究范畴,这标志着新能源汽车电安全技术验证正在向更高、更广的领域拓展。
为了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电安全技术验证体系,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在电磁安全、充电安全与品质、热管理品质等关键领域,推出了多项专业验证品牌。这些品牌包括“汽车电磁防护技术验证(EMTA)”、“新能源汽车充放电技术验证(CCTA)”、“高品质充放电技术验证(Premium Charge)”以及“高品质热管理系统技术验证(PITMS)”等。
据了解,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作为中汽中心的全资子公司,承担着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基地的运营重任。该检验中心凭借专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安全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