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OPPO中国区换帅 刘波要去“充电”

   时间:2025-04-28 10:03:33 来源:互联网编辑:茹茹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发布 | ITBEAR

2025年4月25日,一则人事变动消息在科技圈激起涟漪:OPPO中国区总裁刘波卸任,由高级副总裁段要辉接棒。

这一调整看似寻常,实则暗含国产手机厂商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的战略抉择。

过去五年,刘波带领OPPO在中国市场稳居头部阵营,其“聚焦手机生态,不做IoT百货”的理念曾引发行业热议。而段要辉的接任,则被解读为OPPO强化产品力与生态协同的关键一步。

在智能手机市场增长趋缓、AIoT竞争白热化的当下,OPPO的“新老交替”传递出双重信号:一方面,老将轮岗深造体现企业对人才持续投资的决心;另一方面,核心业务交棒产品线“老兵”,折射出OPPO对技术驱动战略的坚持。

正如刘波在Find X8 Ultra发布会上所言:“OPPO要做用户口袋里的科技精品。” 这场人事变动,或许正是OPPO在存量市场中寻找增量的一次关键落子。

01

从“掌舵人”到“学生”

刘波的卸任原因颇为特殊——脱产参加高管学习计划。这一机制并非首次出现:原 OPPO 研究院院长刘畅曾参与高管学习计划,并于 2024 年返回公司后担任硬件工程总裁。

这种“中场休息”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互联网行业堪称清流。

刘波的职业轨迹印证了OPPO的人才复用哲学。从2005年加入时的供应链干将,到2019年执掌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再到2020年统领中国区业务,其角色跨越采购、IoT、市场三大领域。

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路径,与段要辉从产品规划到互联网业务再至全局管理的经历形成镜像。

OPPO似乎刻意避免高管在单一领域过度沉淀,转而培养复合型领导者。这种组织设计,在应对手机行业“硬件+软件+服务”的融合趋势时显得尤为前瞻。

02

段要辉接棒

新任中国区总裁段要辉的履历,堪称OPPO产品进化史的缩影。

2006年加入产品规划团队的他,先后主导参与了功能手机、智能手机等多项业务的产品线规划工作。并于 2010 年出任 OPPO 互联网事业部总裁一职。

2020年,段要辉被任命为OPPO副总裁、手机产品线总裁。2024 年 1 月,段要辉升任公司高级副总裁后分管中国区,刘波向其汇报。两人共同操盘过 OPPO Find X8 和 Find N5 等产品。

段要辉的接任暗示OPPO的战略重心调整。相较于刘波时代强调生态协同,段要辉更擅长将技术转化为市场语言。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人事调整还涉及线下销售板块的变动,原Reno系列GTM部长汤杰接管线下销售,向段要辉汇报。

这意味着段要辉时代可能呈现“高端突破+基本盘巩固”的双线策略。

03

OPPO的组织韧性

这场人事调整恰逢行业转折期。

据Counterpoint统计,2024年中国600美元(约合人民币4389元)以上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销售份额已攀升至28%,渗透率已超过全球市场,而2018年同价位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仅为11%。

OPPO的换帅决策,本质上是对市场结构性变化的回应。

刘波时代建立的IoT生态已初具规模,但手机仍是营收支柱。如何在保持生态协同的同时聚焦核心业务,成为段要辉的首要课题。

OPPO的应对之策颇具启示性: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实现战略延续性。段要辉与刘波并非“替代”关系,而是“接力”关系——两人曾共同主导Find X8系列研发,段要辉分管中国区期间,刘波仍向其汇报工作。

这种“双核驱动”模式,既保证了产品创新的持续性,又避免了权力交接期的震荡。

总结

换帅不是终点,而是新赛程的起点

OPPO此番人事调整,展现了中国科技企业在转型升级期的典型样本。

刘波的“充电”与段要辉的接任,共同勾勒出一幅人才战略图谱:既要有开疆拓土的魄力,也要有沉淀学习的智慧;既需要生态布局的视野,也离不开产品攻坚的执着。

值得玩味的是,这场变动中暗含的“不变”——段要辉2006年加入时的OPPO,正从MP3厂商向手机品牌转型;19年后,他掌舵的OPPO,又在AI与万物互融的浪潮中寻找第二曲线。

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恰是中国科技企业穿越周期的生存智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