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上海车展透视:合资车与燃油车,能否在新能源浪潮中寻得新机遇?

   时间:2025-04-28 14:32:4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风云变幻中,合资品牌与燃油车的命运轨迹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调整。曾几何时,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其市场份额在2014年一度攀升至70%的高位,即便在新能源浪潮初露端倪的2020年,也依然保持着60%的市占率。然而,这一格局随着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而迅速改变。

自主品牌凭借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的“弯道超车”,使得合资品牌的护城河迅速瓦解。到2024年,合资车企的市场份额已跌破35%,并在2025年3月进一步下滑至24.7%。在这场激烈的市场变革中,即便是以豪华著称的BBA品牌,也未能幸免于难。面对新势力品牌的冲击,BBA在智能化方面的短板暴露无遗。然而,在本届上海车展上,BBA集体亮出了“中国配方”,试图通过本土化智能生态重构竞争力。奔驰推出了搭载英伟达Orin X芯片和端到端大模型的全新纯电CLA,宝马则与阿里、华为合作开发智能座舱,奥迪则与华为联合打造高阶智驾系统,并展出首款量产车奥迪E5 Sportback。

与此同时,日系品牌也在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在上海车展上,广汽丰田铂智7全球首发,成为首款搭载鸿蒙座舱的合资车型,直接对标本土需求。本田、日产则加速引入插混技术,其中日产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皮卡Frontier Pro PHEV迎来全球首秀。这些举措背后,是日系品牌在华销量连续三年下滑的现实压力。然而,尽管新能源浪潮汹涌澎湃,但燃油车并未因此退出历史舞台。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中国市场3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54.1%,新能源与燃油车的分水岭已然跨越。然而,放弃燃油车并不现实。从2025年上海车展的动向来看,众多车企仍在继续布局燃油车市场。这意味着,即便新能源占据市场半壁江山,燃油车在未来仍有一席之地。燃油车在当前时代仍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全球范围内,燃油车仍占据85%的市场份额,新能源仅占15%。中国车企如奇瑞、吉利等纷纷选择“两条腿走路”,在海外市场取得显著成绩。

合资品牌在燃油车领域的技术积累仍是其竞争壁垒。大众EA888发动机、丰田THS混动系统等在可靠性和性能上仍具有明显优势。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预测,燃油车至少还有25%的市场份额,并计划在2027年后保留8款以上燃油车型。政策导向也为燃油车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工信部明确表示将同步推动内燃机技术升级,并强调内燃机在重型运输、工程机械以及军事装备等领域的不可替代性。

因此,燃油车并非“夕阳产业”,而是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海车展的激烈竞争中,合资品牌与燃油车的机会依然存在。合资品牌的突围关键在于“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土化深度。而燃油车的未来则在于角色重构,即在国内市场承担差异化需求,在海外市场充当利润支柱,在特定领域形成技术壁垒。从2025上海车展所展现的内容来看,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燃油车,都在以进化的姿态寻找与时代共舞的节奏。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汽车产业中,只有适者才能生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