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推进“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商用车行业的低碳转型已成为硬性指标。特别是在重卡领域,碳排放问题亟待解决,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环。近期,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欣旺达动力商用车船事业部副总经理陈小源在接受采访时,详细阐述了企业在“双碳”战略下的技术布局。
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燃油重卡存量高达约900万辆,每年燃油费用约2.4万亿元,碳排放量更是惊人,达到约7亿吨,占公路交通排放总量的54%。因此,推动重卡电动化成为降低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的重要抓手。
然而,重卡电动化的普及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补能问题尤为突出。华为董事、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指出,充电慢、充电网络不健全是当前电动重卡应用的主要瓶颈。目前,电动重卡的应用主要局限于封闭场景,要实现全场景应用,就必须突破大倍率、高容量动力电池以及兆瓦级大功率充电技术的难关。
尽管新能源重卡市场关于充电与换电的技术路线之争尚未尘埃落定,但近期,企业在重卡超充领域的动作却频频。欣旺达、华为、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纷纷推出大功率超充解决方案,试图通过技术创新破解重卡电动化的补能难题。
从市场销量来看,新能源重卡的发展势头强劲。今年一季度,国内新能源重卡市场累计销量约2.37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64%。其中,3月份销量更是突破万辆大关,同比增长189%。这一数据无疑为新能源重卡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
欣旺达动力在两年前便看到了重卡超充技术的潜力,并提前进行了正向开发。陈小源表示,尽管当时行业内对重卡超充技术路线并不看好,但欣旺达动力团队仍坚定信念,持续投入研发。如今,终于看到了曙光,超充时代即将来临。
为了推动重卡超充技术的发展,欣旺达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推出了行业首款重卡专用大容量超充电芯。该电芯可实现1.4MW超大功率下的3.5C稳定充电,单次补能效率提升4倍。与此同时,华为也发布了全液冷兆瓦快充解决方案,并携手部分车企共同开发了30余款4C超充重卡。宁德时代则推出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
除了技术产品的不断创新,重卡超充站的建设也在加速推进。近期,上海首个兆瓦级超充站“交通强国1号站”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投运。该超充站单个超充桩最大充电功率达到1.5兆瓦,为重卡电动化提供了有力的补能支持。
然而,重卡超充站的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超充桩的单桩成本较高,加之电网改造和土地基建等费用,总投入巨大。另一方面,商用车充电站需要大功率电网支持和足够的空间,这对于城市用地紧张的现状来说无疑是一大难题。
尽管如此,行业普遍认为,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商用车补能体系将逐步完善。随着头部企业的生态协同和技术迭代,超充网络的规模化落地正在加速。这将推动电动重卡从封闭场景迈向全域运营,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