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近日盛大开幕,成为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激烈交锋的舞台。尽管两者同台竞技,但电动汽车无疑抢尽了风头。据统计,此次车展上电动汽车参展车型多达67款,相比之下,燃油汽车仅有30款亮相。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车企对电动汽车市场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电动汽车领域竞争的日益白热化。
回顾过去一年,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争夺战可谓跌宕起伏。2024年上半年,电动汽车一度占据上风,市场份额攀升至54%。然而,下半年燃油汽车发起反击,至今年1月已将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压缩至41.5%。随后,电动汽车再次发起攻势,目前双方市场份额在50%左右徘徊,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在燃油汽车市场,外资品牌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数据显示,热销燃油SUV车型中,外资品牌占据了前九名中的六个席位;而在热销燃油轿车中,前六名更是全部被外资品牌包揽,国产车仅位列第七。其中,丰田在燃油SUV市场表现出色,而大众则在燃油轿车市场占据优势。
随着电动汽车竞争的深入,行业领头羊继续以多元化的车型覆盖不同市场,而新兴车企则开始进军20万元以下市场。分析指出,30万元以上的电动汽车销量出现下滑,而15万元至20万元的电动汽车车型增长迅速。这表明,车企们正在积极抢占20万元以下市场,与燃油汽车增长较快的10万元至15万元价位区间形成直接竞争。
上海车展上,电动汽车企业纷纷推出更多车型以争取市场份额,车海战术愈演愈烈。这凸显了在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的激烈竞争中,电动汽车企业面临的压力更大,不得不采取更为猛烈的策略来争夺市场。毕竟,行业领头羊已经稳固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剩余企业只能争夺剩下的七成市场,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面对电动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2025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指出,约有三成中国车主表示后悔购买电动汽车。他们计划在换车时回归燃油汽车阵营,这一反悔率明显高于燃油汽车车主。对于电动汽车行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部分老车主后悔购买电动汽车,可能与续航焦虑、高昂的电池更换成本以及二手车贬值等问题密切相关。随着换车时刻的到来,他们发现电动汽车在二手市场上的价值远低于预期,导致换车成本远高于预期,平时省下的能源成本如今却需要全部“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