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保时捷首席执行官奥博穆在上海车展上透露了一则令人意外的消息。据悉,在未来的两到三年间,保时捷或将暂停在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销售。这一决定背后的原因,据奥博穆透露,是因为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销量并未达到预期,尽管公司之前在该领域有着积极的布局。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奥博穆详细阐述了保时捷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现状。他表示,尽管保时捷在全球市场上享有盛誉,但在中国,电动汽车的销量却显得“相对低迷”。尽管他没有透露具体的销售数据,但这一表述已经足以说明保时捷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市场涌现出了一批如小米这样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但奥博穆并未将小米视为保时捷的直接竞争对手。他认为,尽管小米的电动汽车价格相对低廉,但在驾驶体验和性能上,仍难以与保时捷相媲美。这一观点无疑体现了保时捷对自家产品的自信和坚持。
事实上,保时捷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的表现也并不尽如人意。以Taycan为例,这款纯电动中大型车在2024年前三季度的全球交付量仅为1.4万辆,同比大幅下跌了50%。这一数据无疑为保时捷电动汽车的市场表现敲响了警钟,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保时捷在全球市场,包括中国市场上面临的销售挑战。
对于保时捷来说,暂停在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销售无疑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面对市场的挑战和销量的低迷,保时捷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其在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战略。未来,保时捷将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