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宇宙版“生死线”!科学家重绘行星宜居边界,系外行星筛选有新招

   时间:2025-04-29 03:01:2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浩瀚的宇宙中,科学家们正致力于解开一个可能揭示外星生命分布奥秘的关键谜题——行星大气的稳定性边界。这一边界,被NASA科学家凯文·赞勒在上世纪80年代形象地称为“宇宙海岸线”。

赞勒的理论基础相当直观:行星能否保持其大气层,不仅取决于它是否原本就拥有大气,更在于它能否有效抵御太阳风、紫外辐射以及小行星撞击等外部威胁。行星引力强大,则能更好地束缚住大气;而若受到强烈的辐射和撞击,大气则容易被剥离。赞勒将逃逸速度和行星所受辐射量作为两个关键指标,绘制出了一条清晰的界限。在这界限的一侧,是拥有大气的星球;而另一侧,则是真空的荒芜。

然而,这一理论在最初并未引起广泛关注。当时,科学家们更多地聚焦于行星如何获得大气,而非如何失去大气。他们更多地关注着“起点”,而较少有人留意“终点”。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文学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开始在太阳系外发现行星,至今已确认的系外行星数量已接近6000颗。这一转变使得“宇宙海岸线”不再仅仅是一个理论模型,而成为了寻找宜居行星的首要筛选工具。

NASA的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JWST)正承担着新一轮的“大气探测”任务。它的目标是明确哪些系外行星拥有大气层,因为缺乏大气的行星显然无法孕育出类似地球的生命。这是一个决定性的条件。

然而,一个关键的问题摆在了科学家们的面前:在更广阔的宇宙中,“宇宙海岸线”的位置是否依然准确?在太阳系内部,赞勒的模型表现出色。月球和水星等逃逸速度低、靠近太阳的星球几乎没有大气;而金星、地球和木星等逃逸速度高的星球则拥有稳定的大气层。但太阳系只是一个样本量极小的“实验室”,在银河系中,这条海岸线是否依然适用?

幸运的是,一些观测数据为“宇宙海岸线”理论提供了支持。JWST已经观测了多颗绕红矮星(M型恒星)运行的行星,这些行星大多位于赞勒预测的“真空区”。观测结果显示,这些行星要么完全没有大气层,要么就像金星一样,由于高温而失去了轻质气体,只剩下厚重的二氧化碳大气。

这一发现不仅进一步验证了“宇宙海岸线”理论的准确性,也为科学家们寻找宜居行星提供了新的线索和依据。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系外行星数量的不断增加,科学家们相信,他们终将能够揭开宇宙生命分布的神秘面纱。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