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重庆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年产能将超1500万辆,布局海外市场

   时间:2025-04-29 09:04:4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重庆市迎来了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建设发布会的盛大召开,标志着该市在电动车产业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会议透露,重庆计划在三年内构建起这一全球性产业基地,预计到2027年,智联电动车的年产量将突破1500万辆大关。

电动车产业,作为服务民众便捷出行和末端配送的关键一环,正面临着绿色低碳和智慧出行趋势的深刻影响。在此背景下,推动电动车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

重庆,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已经形成了从整车制造到零部件供应的完整电动车产业链条。目前,已有三家电动车行业的领军企业选择在重庆落地生根,并迅速提升产能。重庆本地电动车零部件的配套率已超过60%,电机、电控、车架等核心部件基本实现了本地化生产。今年一季度,重庆电动车产量达到了110万辆,同比增长高达46.7%。

为了加速电动车产业的转型升级,重庆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相关行动计划,旨在打造一个集智造、运营、合作、数据服务于一体的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根据规划,到2027年,重庆智联电动车的年产量将突破1500万辆,其中电动摩托车的占比将超过80%。同时,重庆还将建立起全球运营体系、产业合作发展平台、产业大脑和数据服务系统,为智联电动车的智造提供有力支撑。

在海外市场布局方面,重庆将目光锁定在了国内超过2000万辆的电动摩托车市场以及亚洲、非洲、拉美等海外市场,这些市场的电动车保有量超过1000万辆,且增长潜力巨大。重庆将以本地基地为中心,与国内其他电动车生产基地形成竞合关系,同时支持重点车企在海外建厂,构建“重庆—沿海—海外”的联动布局。

两江新区作为重庆电动车产业的重要承载地,将承担起产业合作发展、产业大脑服务和产业中试创新三大平台的建设任务。与此同时,永川、铜梁、大足、璧山等区域也将积极支持头部车企及配套企业建设智能制造基地,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两江新区依托其雄厚的产业基础、完善的开放功能和丰富的创新资源,将在电子电气架构、电池技术以及智能网联等领域与智联电动车实现技术共享和双向渗透。

两江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坚实基础也将为智联电动车产业链的服务环节提供有力支持。两江新区将与智联电动车产业全球发展联盟及相关单位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合作发展平台、数据服务平台和质量服务平台。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和数字化能力提升,助力企业增强竞争力,推动产品向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实现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融合发展。

在智联电动车标准体系建设方面,重庆将重点推进智联终端、智联云端和智联数据三大领域的标准制定工作。在未来三年内,重庆将在新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智联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的团体/企业标准,并建立对接出口目的地国法规标准的数据平台,推动出口模式从产品输出向技术标准和品牌价值输出转型升级。

随着《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明确要求,所有电动自行车需具备北斗模块和通信模块,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智联电动车有限公司在发布会上联合发布了智联电动车中控系统(2.0版)。该系统基于AI、北斗、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将有效提升电池安全、锂电回收、停车充电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在发布会现场,落户重庆并实现生产的电动车行业领军企业也展示了其最新发展成果。雅迪正在筹建智联电动车车电协同创新中心,台铃已启动智联电动车全生命周期碳管理系统建设,而爱玛则借助数字孪生等技术提升工艺、产线、车间的仿真能力,不断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智联电动车产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