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燃油车智能化:传统“老兵”能否重塑汽车赛道新格局?

   时间:2025-04-29 14:21:3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汽车行业,燃油与智能曾被视为两条平行线,各自发展,互不交集。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传统燃油车也不得不踏上智能化的转型之路。

上海车展2025年成为了这一趋势的见证。车展上,“油电同智”成为热门话题。无论是传统燃油车巨头,还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甚至是芯片制造商,都将目光聚焦于这一核心概念。一汽奥迪A5L作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技术的豪华燃油车型,在车展上备受瞩目。华为汽车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产品营销部部长聂奕表示,A5L的发布标志着燃油车不再是智能时代的旁观者,而是成为了“油电同智”智能燃油车的新标杆。

实际上,华为与奥迪的合作早已开始。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MKT与销售服务部副总裁冷江涛曾透露,双方的合作始于2019年,经过五年多的努力,终于将华为乾崑技术搭载在奥迪车型上。

当前汽车市场,众多传统燃油车正在寻求智能化突破。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相较于智能驾驶,燃油车在智能座舱方面的发展起步较早。智能座舱主要涉及车内电子设备、显示屏、软件系统及人机交互界面等,这些技术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而逐渐成熟,并相对容易集成到汽车中。

智能座舱系统的升级成本相对较低,无需对车辆整体架构进行大规模改动。例如,将传统机械仪表盘更换为液晶仪表盘,或增加更大尺寸的中控显示屏,这些升级在技术上相对容易实现,成本也在可接受范围内。然而,智能驾驶技术则需要高精度传感器、强大计算芯片、复杂算法及可靠通信技术等支持,这些技术在早期研发难度大、成本高昂。

从消费市场角度看,消费者对车内环境舒适性、娱乐性及便捷性的需求持续增长。一项调查显示,62%的受访者希望车辆配备更大显示屏。智能座舱系统的发展正是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然而,随着电动车对燃油车的电动化“攻击”转向“智驾平权”,智能座舱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燃油车智能化性能的渴望。

面对这一趋势,燃油车正在努力改变。一汽-大众发布了“燃油车三步走”智驾路线图,旨在普及燃油车核心高阶智驾功能,并实现智驾平权。这一转变背后,智能驾驶产业链企业将迎来新的市场空间。华为乾崑合作车型已超过22款,覆盖不同价位、动力形式及车型种类。

汽车智能化的发展使得芯片在汽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推进,电动智能汽车搭载的芯片数量大幅提升,算力要求也显著提高。这为国产芯片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黑芝麻智能宣布其A1000家族芯片再获一汽平台定点,将首次搭载于一汽燃油车型,实现“油电全适配”。

然而,燃油车智能化之路并非坦途。燃油车与电动车在智能化技术路径上存在诸多差异。燃油车动力源于燃油燃烧,技术发展长期聚焦于发动机、变速箱及底盘等关键部件的性能优化。而电动车动力系统简洁,有更多资源和空间投入到智能化技术研发中。

燃油车电气架构升级需求迫切。传统燃油车采用分布式ECU架构,信息传输效率低下,限制了高算力、多传感器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而电动车普遍采用域集中式或中央计算式架构,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为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持。

尽管目前油车和电车在智能化水平上仍存在一定差距,但从技术发展趋势和车企投入力度等方面分析,未来两者实现对等智能化水平具有可能性。这一过程中,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及芯片制造商既面临挑战也迎来机遇。它们需要针对燃油车特点开发出更适配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并解决电力供应和电气架构等问题。同时,燃油车庞大的市场存量也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