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变革的浪潮再次汇聚一堂,而智能座舱技术则成为了此次车展的一大亮点。联发科,作为智能芯片领域的佼佼者,携其天玑汽车旗舰座舱平台C-X1和旗舰联接平台MT2739高调亮相,与英伟达等生态伙伴携手,共同重塑了智能汽车的“第三空间”体验。
联发科此次推出的C-X1平台,以其强大的图像信号处理(ISP)能力,支持多达12个摄像头的同步处理,不仅实现了360度全景影像,更通过舱内外环境的智能感知,极大地提升了驾乘的个性化体验。例如,当系统检测到驾驶员疲劳时,会自动调整座椅角度或播放提神音乐;而当儿童在后排入睡时,车辆则会自动调暗灯光并切换至舒缓的音效。这些细节设计,标志着智能座舱正逐步从单纯的“工具”向更加人性化的“伙伴”角色转变。
在“舱驾一体”成为行业共识的背景下,联发科与英伟达的战略合作尤为引人注目。C-X1平台整合了英伟达的GPU并支持NVIDIA DriveOS,与英伟达智能驾驶芯片协同工作,构建了一套高度集成的车载计算架构。这一方案不仅能够统一管理整车各域处理器,还能实现算力资源的集中调度与高效协同,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及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提供强大的计算支持。
C-X1与英伟达智驾芯片还通过NVIDIA DriveOS平台实现了算力资源的动态分配。当座舱需要处理复杂的AI任务时,智驾芯片的算力可以无缝支援,这种“软硬件一体化”的设计不仅降低了车企的开发成本,更打破了座舱与智驾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了真正的智能协同。
在联接技术方面,联发科发布的MT2739平台同样令人瞩目。该平台集成了多项前沿通信技术,不仅全球首发兼容3GPP R17和R18标准协议,还率先实现了对5G-Advanced技术的支持,并整合了NB-NTN和NR-NTN双模卫星通信能力。在连接性能上,MT2739创新性地采用单射频双卡双通架构,结合AI驱动的智能网络优化技术,能够自主选择最优网络连接模式,有效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并确保连接稳定性。
联发科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并非一朝一夕。自2016年涉足车载通讯芯片以来,联发科已逐步构建起涵盖座舱、驾驶、联接、关键组件的四大产品矩阵。其技术路线清晰明确:将移动端积累的算力、连接与多媒体优势复用于汽车领域,以天玑汽车旗舰座舱平台C-X1及旗舰联接平台MT2739的成功为标志,联发科正逐步成为智能汽车产业链的核心“连接器”。
在2025年上海车展这一智能汽车“决赛圈”的起点上,联发科以C-X1和MT2739为支点,正引领着智能座舱技术的变革。从性能到体验,从算力到生态,联发科正以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开放的生态理念,书写着智能汽车的新规则,为未来出行描绘出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