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由中船海神公司携手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应急总医院及浙江大学共同研发的全球首创“急救(转运)无人机”成功完成了实战应用演练,地点位于浙江与上海两地。这款无人机不仅拥有全面的自主知识产权,还是国家“首台套、补短板”科研攻关项目的杰出成果。
据了解,这款急救转运无人机于4月8日在上海“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首次公开亮相,随后便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实战演练中。演练涵盖了海上伤员急救转运、院前病员前接救治以及战场伤员救治后送等三种关键场景,充分展示了其强大的应用潜力。
中船海神公司介绍称,这款无人机集成了多种医学救治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呼吸支持、液体输注、体征监护、除颤、环境监测以及远程视频监控等。在潮湿、盐雾、颠簸的海上环境,或是极端温度(-25°C至46°C)和高海拔(5000米)条件下,它都能对遇险人员进行精准搜救、现场急救,并迅速将伤病员转运至安全地带。
这款急救转运无人机还具备航线跟踪、悬停等自主飞行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地面站进行遥控飞行。其起飞自重为600公斤,载重能力达到300公斤,这样的性能参数使其能够广泛应用于战时救援、传染病防控、极端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等多种复杂场景下的危重症伤病员救治及后送工作。
在演练中,这款无人机展现出了出色的性能和稳定性,无论是面对复杂多变的海上环境,还是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它都能迅速响应、准确执行指令,为伤病员的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一创新成果的问世,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急救转运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更为全球范围内的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