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太空果蝇“三代同堂”,揭秘亚磁微重力下的生命奥秘即将归来

   时间:2025-04-30 00:42:0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科学院传来最新科研进展,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即将带回一项特殊的“太空旅客”——在中国空间站繁育的首批果蝇。这批果蝇将为科学家探索生物磁感受和重力感受机制提供宝贵数据。

果蝇,这种以水果为食的小型蝇类昆虫,长久以来都是生物学研究的模式动物。人类对果蝇的研究历史已逾百年,其稳定且易于繁殖的特性使其成为科学研究的理想对象。

回顾历史时刻,2024年11月15日,这批果蝇搭乘天舟八号货运飞船进入中国空间站,标志着我国首次在空间亚磁-微重力复合环境下开展科学实验。这一壮举不仅是对我国航天技术的考验,更是对生命科学领域的一次深入探索。

据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岩介绍,在太空中,果蝇能够像在地球上一样进行求偶、交配和繁育后代。然而,在这些行为过程中,科学家观察到了一些与地面截然不同的新行为模式。例如,果蝇在地面上通常会爬行和飞行,但在太空中,它们却会飘浮甚至翻跟头,展现出一种全新的生存状态。

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中国空间站的果蝇研究平台设置了严格的温湿度、光照周期和气体循环条件。经过大约两个月的在轨培育,果蝇已经成功繁衍至第三代。航天员对每一代果蝇都进行了细致的采样收集,并通过连续视频监控获得了大量果蝇在轨视频数据。这些数据对于分析果蝇在空间环境中的生长发育以及睡眠、求偶、活动性等行为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地外空间环境具有亚磁、微重力和空间辐射三大特征。目前,科学家对微重力和空间辐射的生物效应已有较多研究,但对亚磁环境下的生物效应和机制了解甚少。月球和火星上的磁场强度远低于地球磁场,因此,对空间亚磁环境与微重力的综合研究已成为未来深空探索中航天员健康保障的关键内容。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研究员张伟指出,在亚磁和微重力条件下观察果蝇的特性,研究其行为和神经变化,将为未来深空探索计划中航天员的健康保障提供重要的基础研究支撑。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揭示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机制,还将为人类的太空探索之路铺平道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