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商车邦针对绿通散杂市场的运输成本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发现,传统燃油中卡在该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这促使行业开始探索使用电动中卡的可能性。为了验证这一想法,商车邦选择了一款东风天锦KR电动中卡,并模拟了“成都—昆明”的往返路线,以全面评估电动中卡在该领域的可行性和TCO竞争优势。
该款东风天锦KR电动中卡,其电池被巧妙地布置在车架两侧,电池容量高达265kWh。在动力系统上,该车采用了电驱桥设计,型号为EP28DS,相较于传统的集中驱动,这一设计不仅节能5%以上,还减轻了约280公斤的重量,同时省去了传动轴、电动机支架等部件。电机方面,则选用了东风德纳的高性能电机,其额定功率为130kW,峰值功率可达230kW,能够满足绿通运输对时效性的严格要求。在总重18吨的情况下,该车的最高速度可达89km/h。
从承载能力来看,该车的后桥吨位为11.5吨,后桥板簧为10/8配置,足以满足总重18吨的承载需求。5米的轴距和6.8米的货厢设计,使得整备质量为8.2吨,虽然比同级别燃油中卡重约0.4吨,但与LNG中卡相比,反而更具优势。
在模拟的“成都—昆明”往返路线中,去程为成都到昆明的散杂运输,全程878公里。由于成都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货物中转量大,因此这条线路上的散杂货物较多,重量一般在10吨左右,运费约为1600元。尽管散杂运输对时效性要求不高,但电动中卡的运营成本却成为关键因素。根据官方数据推算,在总重18吨、80km/h的行驶速度下,该车的电耗约为0.85kWh/km。运营成本主要取决于充电价格,低谷电价时,运营成本仅为0.5元/km,远低于燃油中卡和LNG中卡;高峰电价时,运营成本则与燃油中卡相当;平时电价时,运营成本则低于燃油中卡,与LNG中卡持平。
然而,电动中卡是否盈利,关键在于充电策略。车主可以在夜间低谷电价时充满电,然后在沿途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或附近充电站进行补电。尽管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价格略高,但车主可以选择下高速寻找更便宜的充电站。根据计算,从成都到昆明的单程充电花费约为624元,加上高速费1050元,总成本为1674元,略高于单趟运费1600元,因此略微亏损。
返程为昆明到成都的绿通运输,车主在昆明装载10吨水果,运价按4元/公里计算,运费为3600元。由于昆明到宜宾的山区高速公路以下坡为主,有利于电动中卡降低能耗、提高行驶速度。该车还具备4挡能量回收功能,最大回收功率可达127kW,能够满足长下坡的缓速制动需求。根据计算,昆明到宜宾的630公里电耗为0.8 kWh/km,电费可控制在550元左右。在次日凌晨4点到达成都的蔬菜水果批发市场,赶上批发窗口期。
经过一个往返周期(4天)的计算,电动中卡的毛利润为2950元,而燃油中卡的毛利润仅为1800元。然而,从购买成本来看,电动中卡的价格远高于燃油中卡。以一年跑15万公里计算,电动中卡虽然能多赚9.5万元,但需要在1年8个月的时间内弥补两者之间的购买差价。因此,很多中卡车主对选用电动中卡持谨慎态度。
电动中卡是否适合跑绿通散杂运输,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在1000公里以内的线路、从高海拔向低海拔的工况、时效性控制在18个小时以内以及夜间谷电充电等条件下,电动中卡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从短期来看,其应用场景仍有一定局限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电动中卡有望逐步渗透到绿通运输领域。